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18
编号:13716830
空气污染 减人寿命(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318
     不久前,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指出,以淮河为界,烧煤供暖的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水平高于南方,或让北方5亿居民平均每人失去5.5年寿命。该项研究由全球知名大学的4位经济学家共同完成。

    令人意外的是,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即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乃至争议。

    这是一篇什么样的论文?研究为何历时5年才最终完成?几位经济学家为何将目光投向了环保与健康领域?两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该项研究为人们评估环保问题带来了怎样独特的视角?我们对研究结论该持怎样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作为论文第一作者之一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

    与环保结缘

    《百科知识》:作为经济学家,您是如何想到跨界从事与环保及健康有关的学术研究呢?
, http://www.100md.com
    答:这和我的研究方向有一定关系,不存在跨界问题。

    在经济学中有两个分支:一个是环境经济学,另一个是健康经济学。这两个分支学科所关注和研究的是与环境或健康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譬如,就环境而言,环境经济学所关注的是,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大,折合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多少,怎样以最低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治理好环境,等等。

    简而言之,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成本收益问题。虽然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与我们缺乏必要的环境成本知识是有关系的。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百科知识》:研究环境问题,经济学家有哪些优势?

    答:人们对空气污染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已达成共识,但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来验证这一因果关系并不容易。经济学家在回答上
, 百拇医药
    述问题上有学科优势。因为污染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健康的确切影响很难通过实验获得。但经济学家恰恰擅长在没有实验的条件进行研究。既然我们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实验,那么,能不能发现大自然这个天然实验室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我们也叫准实验或自然实验。

    我们就是利用类似办法做了一次自然实验。

    《百科知识》:这次自然实验是怎么做的?大概情况是怎样的?

    答:关于空气污染与健康方面的关系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研究得不多,原因在于空气污染对健康有多大危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按照常规思路,我们能想到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随机实验。也就是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比如1000人放在好的空气里,另外1000人放在不好的空气中,在较长时间内,比如至少10年,观察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状况。再根据死亡率算出他们的预期寿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这种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没有办法做实验,就要想办法突破局限。

    在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致以淮河为分界线,在北方地区普遍建立了集中供暖系统,而在淮河以南没有。这样一来,到了冬天,北方的大气污染相对比南方严重。如果画一张图的话,很容易发现空气污染水平在淮河一带有一个明显的跳跃。这样就如同形成了天然的实验室:以淮河为分界,淮河北边是坏空气的环境,淮河南边是好空气的环境。淮河两边的人就像分别处在两个实验室里,北边是在20年坏空气环境,南边是在20年好空气环境。最终看这两边的人群会否出现健康差异。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想法。

    随后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淮河北方的污染水平比淮河南边高了大约200微克/立方米,也即50%。在污染水平跳跃的同时,淮河南北两地人群的肺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一个明显跳跃,北方人比南方人的心肺疾病死亡率多了15%。而我国南北方居民的平均寿命不相上下,但紧靠淮河的南北地区之间却存在巨大差异。我们认为,这增加的15%死亡率就是空气污染带来的。如果折算成预期寿命的话,大致相当于5年。所以媒体报道说,北方人比南方人少活5.5年。
, 百拇医药
    这就是故事的真实情况。

    五年探索

    《百科知识》:这项研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我是从2007~2008年开始做这项研究。其实,早在5年前,我们已经画出了这个分界线图。2009年,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只是知道这项研究成果的人不多。

    当发现空气污染水平在淮河南北有了一个跳跃后,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准确估算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这是一个更重大的问题。随后,我们用一个没有现在这么理想的数据进行了一项针对婴幼儿健康状况与空气污染水平的研究。我们认为,污染与健康问题值得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于是才有了后续的高质量研究。

    由于研究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且数据收集难度颇大,此项研究耗时近5年时间。
, http://www.100md.com
    《百科知识》:研究数据是怎么搜集到的?

    答:最初,我们并没有这20年的空气污染

    数据。因为当时国内对有关数据的采集和研究并不重视,数据质量很差,各个城市的探测点不够多,准确度也不行。我们想办法从世界银行拿到一部分数据。因为世界银行比国内研究人员更早关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然后从环保统计年鉴上把200多个城市这20年的空气污染数据搜集齐全。这还不是最难的。

    接下来是搜集可以更好地表达人们健康的数据。以前所做的婴幼儿研究数据很局限。国内当时最好的健康数据是死亡监测数据。我们团队中的以色列研究者在另一项国际研究中获准使用这些数据——从1980年到2000年的死亡监测数据。然后他被邀请加入到我们的研究团队中,以便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数据。

    有人质疑我们为什么不使用2000年以后的数据,那是因为我们拿不到这样的数据。

    《百科知识》:在这项研究之前,国内外所做的有关研究都是从哪些方面做的?和您的研究结果一致吗?

    答:全世界有一些类似研究。比如说,美国用不同县的污染水平与寿命水平相比较。他们利用多元回归法,控制了污染水平、教育水平、营养状况等,然后发现污染对预期寿命有影响。但这个研究结论很难说是高估还是低估了。因为方法上存在缺陷,设计人员不太可能控制住所有影响因子。, http://www.100md.com(本刊记者)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