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21
编号:13712531
太湖新银鱼和云南土著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21
     太湖新银鱼的体长大约在4~8厘米之间,体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如玉似雪,自古就被认为是水中的珍品,素有“鱼类皇后”之美誉。太湖新银鱼分布在太湖以及其他长江中下游附属的湖泊中,此外,在淮河中下游、瓯江中下游等水域也有分布,属于河口洄游型或淡水定居性的鱼类。

    由于太湖新银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它引种到另外一个“鱼米之乡”——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并且很快就获得了“成功”,不到10年,太湖新银鱼的产量就超过滇池水产品产量的20%以上。此后,太湖新银鱼又被引入到星云湖、抚仙湖。由于它们适应能力强,短时间内便在天敌较少的高原湖泊中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群,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其他鱼类资源的影响也逐步显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滇西南高原湖群土著鱼类资源逐渐衰退甚至灭绝。

    虽然太湖新银鱼在仔鱼阶段的主要食物为轮虫、无节幼体、原生动物及少量的硅藻、绿藻类等小型浮游生物,但很快就转为以较大型的浮游生物为食并保持终生,恰好可以通过食物的竞争影响到其他鱼类早期生长发育。

    在滇池,太湖新银鱼主要捕食西南荡镖水蚤,导致其密度明显下降。在抚仙湖,西南荡镖水蚤的消失也很可能是基于太湖新银鱼的强大的捕食压力。

    太湖新银鱼在云南各水域中的入侵,以它在抚仙湖中通过生存竞争,导致土著鱼类[鲜] [康]浪白鱼资源的衰竭最为典型。在幼鱼阶段,太湖新银鱼与[鲜] [康]浪白鱼有很近的食性关系,使得两者之间的生存竞争十分激烈,导致后者已经濒临灭绝。

    此外,太湖新银鱼的入侵还使抚仙湖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土著鱼类资源在逐渐衰退,在原来的25种土著鱼类中,已有小鳔长身[鱊] 、抚仙四须鲃、常氏四须鲃、云南瓣结鱼、长须盘 [鮈] [鲜]、长鳔盘 [鮈] [鲜]、鳞胸裂腹鱼、侧纹云南鳅、褚氏云南鳅、钝吻云南鳅、副鳅等11种濒临灭绝,其中8种为抚仙湖特有鱼类。原来曾是抚仙湖常见鱼类的花鲈鲤和云南光唇鱼,现在也已经变为了偶见种。除了[鲜] [康]浪白鱼外,曾是抚仙湖主要渔业对象的抚仙金线鲃,如今已近濒危。抚仙湖的主要经济鱼类——属于大型鱼类的云南倒刺鲃和抚仙鲇,如今资源也严重衰退,个体小型化。

    在洱海,引入太湖新银鱼后,浮游动物急剧减少,许多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土著鲤如洱海大头鲤、大理鲤等鱼类锐减。太湖新银鱼还有排他性和吞食其他鱼卵的特性,因此,在太湖新银鱼出没的水域,很少能见到其他鱼类。

    太湖新银鱼食量大,食性广,会使湖水中浮游动物减少、浮游植物激增,导致湖水的富营养化,湖泊的自然生境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当地土著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绝迹。所以说,太湖新银鱼引入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

    【责任编辑】庞 云, http://www.100md.com(湘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