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43824
漳州古街——穿越千年的闽南风情(上)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百科知识》2014年第1期
     来到福建漳州古街区,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明风清雨的年代。那高大雄浑的牌坊、石板铺就的街道、风情别具的骑楼、暗红瓦片的屋顶、黑红相间的砖柱、书法称绝的店号、样式各异的木窗……扑入人们的视野,撞开人们的眼帘,令观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那鲜明的风格、巨大的魅力,给人们视觉和心灵带来的震撼会让人铭刻在心,永生难忘。许多台湾同胞来到这里,都不免感慨地说:“我们那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民宅、商铺,这样的骑楼、街道,跟这里的几乎一模一样。”并因此而有了回家的感觉。

    悠悠岁月 城市中轴

    漳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起初州治设在漳江边的西林(今属云霄县火田镇),30年以后即开元四年(716年),迁往李澳川(今属漳浦县绥安镇)。至唐贞元二年(786年)才迁至龙溪县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今属漳州市区)。从此,漳州府治就一直设在这里。

    从唐中期至北宋初,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漳州的城市中心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漳州府志》记载:“宋初,筑土为子城。”此后的历代对古城不断维护修缮增益,使得各项设施日趋完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心区也日渐繁华,明清时民间有城内“九街十三巷”的说法。漳州府衙署在现在的中山公园内,龙溪县衙署旧址是现在的漳州市教育学院,从州衙署及县衙署的位置可以约略看出城市中心区的布局。漳州城市中轴线北起塔口庵,中经香港路,南至中山桥。这条中轴线保持1000多年,基本上没有变更。

    民国七年(1918年)秋,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进驻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按照“三民主义”的建国方略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成立工务局,进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漳州城区大量拆除古城墙,以城墙石料铺砌街道路面,一些具有现代民主色彩的街道名称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如民主路、自由路、平等路、博爱路等。当时还在旧府衙处建筑亭台楼阁,种植奇花异木,兴建漳州第一公园。该公园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伐军进入漳州后,改称中山公园,成为我国最早的中山公园之一。虽然当年陈炯明主政时期的城市整治建设力度很大,但基本上是在原有道路上整修拓建,包括古街区在内的整个城市格局并没有变化。

    走进历史深处探寻,人们会发现,虽然漳州古街区被称为明清古街,实际上它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只是唐宋建筑现在基本没有遗存,目前人们所看到的主要是明清至民国初期的面貌。岁月悠悠,星移斗转,这个处于城市中轴线上、置身城市核心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然放射出特有的光彩,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厚重底蕴 文物密集

    当收起追寻历史的思绪,走进现实中浸淫着东南沿海特有的湿润空气的漳州古街区,你很难不被眼前这个街区丰厚的文化遗存所吸引。这个不到0.5平方千米的古街区,历经岁月风霜的摧残、历史长河的淘洗,居然还拥有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密集程度在全国也属罕见。

    漳州古街区包括香港路、台湾路、始兴南北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等老街道。香港路古称双门顶、南市街等,台湾路古称雨伞街、崇仁庙街、府口街、卫口街等,这两条街到20世纪40年代才改称现名。香港路呈南北走向,台湾路为东西走向,香港路北端与台湾路中点相接,两街垂直形成一个丁字形的历史街区。始兴南北路因位于漳州府衙前,因此也被称为府前街。芳华的路名不用说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了。如果说这个街区是一块宝玉,那么这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就如同钻石般点缀其间,熠熠生辉。

    香港路上最吸引人眼球的当然就是那两座古老的石牌坊,一座叫“尚书探花”坊,一座叫“三世宰贰”坊,两者体式相仿,规模相近,面宽约8米、高约11米,都是三间五层十二柱,跨街矗立,十分雄伟壮观。它们均用青白石相间建造,石头上面刻着许多人物、花卉、鸟兽和各种图案,雕镂十分精致。楼顶都置有一龙衔顶、双龙盘边、云气托底的竖匾,上书“恩荣”二字,都是表彰科场登第的文士的。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而立。林士章,字德斐,漳州漳浦县人,明嘉靖年间考中进士第三名即探花,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正面牌匾刻“尚书”二字,为其官职;背面刻“探花”二字,为其科名。三世宰贰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蒋相而立。蒋孟育,字道力,于明万历年间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家祖孙三代都有才华,有地位。正面牌匾刻“三世宰贰”,意为三代出了两位高官;背面刻“两京扬历”,意为在朝为官时间长、名气大。可见当年漳州文风炽盛,尊崇士人,不愧为“海滨邹鲁”。漳州人称这两座牌坊为文牌坊。有趣的是,与之遥遥相对的两座武牌坊——勇壮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立于新华东路,分别纪念平台首功、破肚总兵蓝理和漳州总兵、平台名将许凤。这4座牌坊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分立两条古街,文武兼备,互为呼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文风炽盛的漳州,文庙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其主体建筑大成殿建在石台之上,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殿宇宽敞,富丽堂皇,精美的盘龙石柱及斗拱藻井使之显得愈加庄严凝重,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宋元构件,兼有中原建筑特色和闽南建筑风格。虽然文庙的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存建筑面积仍达2600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庙内保存有明清及民国重修文庙碑4通,其中有民国十四年(1925年)康有为撰并书的重修漳州学宫碑。喜爱书法的朋友常会在这块碑前逗留,仔细鉴赏康有为晚年那笔力雄健、炉火纯青的书法。

    站在大成殿前的庭院中,人们仿佛能够看到当年朱熹、郑成功、黄道周等人来此祭祀孔子的盛况。根据《漳州府志》卷首州学图,这里同样是“左庙右学”的格局。现在文庙西侧的州学已经成为一所中心小学,但漳州年纪稍长的市民还是习惯称这所小学为“孔子学”。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以花甲之年出知漳州。在此地的一年间,朱老先生“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来这里讲学。朱熹一生著述中最重要、最有影响、成为历代学子科举必读之书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是在漳州期间完成并出版的。文史学者认为,漳州之所以成为“海滨邹鲁”就是得益于“紫阳过化”。如今,文庙前面道路左右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牌坊依然耸立于蓝天之下。 (许初鸣)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