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13
编号:13673726
回望“一战”的硝烟与枪声(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1413
     在新开辟的生化武器领域,不得不提德国的“化学战之父”哈伯。哈伯是个化学天才:他利用合成氨技术生产化肥,解决德国的粮食问题;又利用氨氧化技术生产黄色炸药,解决德国的军火问题。可是,他很快转变为极端民族主义者。哈伯和几位教授夜以继日地研制毒剂和施放方法,向德军参谋总部提出了灭绝人性的提案:借助风力把氯气云团吹向敌方,大量杀伤有生力量。在德军的化学战秘密机构A10局,哈伯亲任局长,参与了几乎每一次毒气作战行动。直至1917年,哈伯才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辞去所有职位,一年后德国终于投降。他的历史功过还有待商榷,但他对化学战理论与实践的推动作用无可替代。

    对社会形态的改造

    一战的规模和时间如此出人意料,斗争的形式也慢慢发生着变化。波兰军事理论家布罗赫曾评价道,“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一个肉搏性的斗争,双方人员互相考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实力;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僵持的局面……这就是未来的战争——不是战斗,而是饥饿;不是人员的杀伤,而是国家的破产和全部社会组织的崩溃”。参战国为维持战争进程,改造其国民经济体系;为切断敌方供给,展开海上封锁战;为瓦解敌方士气,组建战争宣传机构。一战的冲击由前方战场传递到后方本土,使参战国的社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很多变化一直保留到今日。
, http://www.100md.com
    参战国改造国民经济体系,视战争需要提高武器、食物、人力储备。以德国为例,它的军事工业极为发达,早在战前就开始拟定战争措施:储备原料和产品,规定征召熟练工人入伍的优待办法,吸收一部分民用工业参与军事生产,使他们脱离了日常的生产事业。参战国对海战、陆战、空战的侧重不同,所以把资源投入到不同的计划中,如英国制造大量军舰,德国修筑密集的铁路网;各国要为战争储备一定的粮食,不能过度依赖进口,并要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材料和器具工业要能从事军用品制造,比如钢铁业、机械业、化学工业、采矿业等。

    改造本国经济的对立面就是封锁敌国的跨国经济。由于战争的需要,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与日俱增。“所以战争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使对方受到经济上的封锁。”到战争后期,西线的决定性战果不是靠军队,而是由参战国工业和海上补给决定。德国自1915年起就努力用潜艇封锁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周围的一切水域。后来德国击沉了美国商船“露西坦尼亚”号,英国才借机宣布一切进出德国的货物都是禁运品,对德国建立起完全的封锁。海上封锁反映参战国对资源的争夺,是军事斗争和社会生产的互动结果。
, 百拇医药
    一战还是战争宣传的新高潮。英国在战时成立了隶属于政府新闻部门的机构“对敌宣传司”,它对德国的宣传战卓有成效。在东线,列宁以报刊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宣传员和组织者,成功夺取了政权。参战国普遍使用报纸、宣传手册、传单、书籍、海报、电影、图片。宣传重点是激起军队对敌人的仇恨,增强与中立国的友谊,瓦解敌人的斗志。宣传策略由政治领导人、军方、外交部协商制定。各国都认识到,战争已经蔓延到如此广阔的地区,必须动员人民,迷惑敌方的头脑,才能赢得胜利。战后,宣传归入了情报工作,俨然成为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余音不绝”

    亲历一战的军人渐已逝去。银幕上,一战惊心动魄的场景近在咫尺;凡尔登、索姆河的炮声依旧余音不止。一位法国战地记者这样描述一战中士兵清扫战场的情景:“检查一具一动不动的尸体总让人毛骨悚然,先要把他身上的衣服脱掉一些,然后任由他僵硬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今天,人们还不时在当年的战场上发现遗留的弹药和毒剂,它们渗入土壤、水层,威胁人们的生存。一战士兵或许想不到,他们为之付出生命的战争,至今还在毒害他们的子孙。

    【责任编辑】林 京, 百拇医药(鲍磊翔)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