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420
编号:13659525
鹅湖古道走马(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420
     上饶地处赣闽结合部,山水相连如唇齿相依,自古是中原入闽商旅必经之路。

    青山南去连八闽 绿水北流入信江

    武夷山是赣闽之间的界山和分水岭,这条蜿蜒曲折的东南第一高峰所在的武夷山脉,将中原来的文明通道拦腰切断。历史上,要实现对海西地区的有效控制,就必须横越武夷山脉开通行道,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历朝历代,经劳动人民披荆斩棘、开山劈石的多次开拓,慢慢形成了从江西进入福建的“八闽孔道”。

    这条“八闽孔道”也叫鹅湖古道。它起于江西铅山河口镇,终于福建武夷山市崇安镇,全程90千米左右,类似于滇川藏之间的“茶马古道”,是靠人工劈斫而成,靠人踩畜踏而通。早在东周战国时期,这条路就已形成,距今已达2000多年。在宋代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这条路被充分利用,成为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交通咽喉,并成就了古镇河口作为商贸集散中心和国际茶叶贸易大道的显赫名望。
, http://www.100md.com
    这里又散布着许许多多的古老村镇,很多村镇拥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甚至有超过2000多年的城镇。如鄱阳古县渡镇就是秦末汉初古县邑治所,铅山河口镇和石塘镇也是千年以上的古镇。信江贯通上饶全境,而信江河又可通闽江水系、钱塘江水系、鄱阳湖水系和长江,因此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上饶是个交通中转地。公元前11世纪,周代曾有一条“通京大道”从这里穿越全境。此后,以这条大道为依托,东南交通状况历朝历代都有新的开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出兵南越,在江西修筑3条大道,其中两条连接通京大道。汉武帝于元封元年(110年)兵分四路,水陆并进,讨伐东越王余善,打通了经铅山经分水关到崇安的驿道,最终由水路抵达福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令各地勤王兵马追杀原扈卫统制官苗傅和刘正彦,平叛大军在浙江富阳、江西上饶和福建建阳一带辗转,大军所到之处的道路又有所开辟,闽浙赣边界交通得到改善。南宋以后,闽赣商路得到进一步开发,明清时更是畅通无阻,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武夷山南北的崇安、铅山等地都盛产茶叶,形成了明清时期的万里茶路第一村——福建崇安的下梅村、万里茶路第一镇——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和万里茶路第一关——闽赣分水关。
, 百拇医药
    信江河畔的河口通过信江与鄱阳湖水系和长江连通;崇安位于闽江上游,通过崇安溪连通闽江水系。河口和崇安便成为鹅湖古道的起终地。

    关头雾露白蒙蒙 关下斜阳照树红

    曾经的鹅湖古道,沿途有鹅湖驿、紫溪驿、车盘驿、大安驿、黄亭驿、长平驿等大小10多处驿站,日夜驿马如飞,商旅来往不绝。千年古道和驿站见证着“太平时则行李往来,车来人往,络绎不绝;战乱时则戎马倥偬,旌戟排空,道所居塞”的历史。

    陆游3次被提举为武夷山冲佑观,他第一次从绍兴到崇安,夜宿黄亭驿,留诗曰:“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黄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据明《崇安县志》记载,宋时黄亭驿有舟楫12艘、竹筏8张、卒百人、马8匹、驴5匹、伕20人、轿兜15乘、啬夫30人,还有挑夫20人。崇安的黄亭驿与铅山的鹅湖驿比,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驿站而已。鹅湖驿是南宋京城临安到福建通道上的最大驿站。
, http://www.100md.com
    福建远离中原,又有武夷山阻隔。古代中原人入闽路线主要有3条:一条由抚州经杉关到邵武,一条由铅山经分水关到崇安,一条由江山经仙霞关到浦城。其中,铅山经分水关到崇安的路是主要通道,在宋代叫“大关”,意为大路;其他两条因水路不如“大关”便捷而居次,均叫“小关”。

    战国时期,越国解体,越王十三世孙无诸率族人翻过分水关,来到崇安,建立闽越国。闽越族的“王城”最初建在崇安,后沿崇安溪、闽江迁到福州。魏晋南北朝时,晋人避战乱纷纷从中原经铅山翻分水关入闽,史称“八姓入闽”。唐以后,闽人进京赶考必经分水关。朱熹当年徒步过分水关,往来于闽浙皖赣湘。刘伯温(刘基)军务倥偬中策马至分水关时,吟《咏分水关》诗云:“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秔稻入闽中。”明末,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经分水关入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曾两次率领红十军从分水关入闽作战。

    从6世纪起,渤泥古国便与中国之间使节、商人往来不绝。明永乐六年(1408年)春,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王后、王妃、王子、兄弟姊妹及大臣随员150余人来到中国访问。当时两国来往,走的就是鹅湖古道。
, 百拇医药
    鹅湖古道是中原入闽和八闽通京必经之路,也是商旅出海至南洋诸岛的中转之道,更是闽赣两地通商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的茶先汇集到崇安,挑夫经分水关挑到河口,再由水路沿信江入鄱阳湖,一路经赣江过梅岭入广东,之后溯长江到武汉。

    今日犹存“崇安担” 情人伴老话沧桑

    巍巍青山南去连八闽,绵绵绿水北流入信江。鹅湖古道就像系在武夷山“胸颈”上的项链,沿途的古镇、关隘、驿站、凉亭、石桥、津渡、岩梯、栈道等遗存,就是串缀于项链上的颗颗珍珠。

    虽然古道如今已纤若游丝,但它曾经编织了闽赣共同发展繁荣的文明历史。古道上的河口、石塘、崇安等千年古镇的历史陈迹还在,透过它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繁华,领略到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韵味,看到“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的熙攘热闹和码头上装卸货物的工人和挑夫们忙碌的身影。

    在鹅湖古道上,朱熹、辛弃疾、陆游、徐霞客、马可·波罗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留下过文化足迹。

    1292年,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17年之后,由浙江杭州、江西信州(上饶市),翻越武夷山脉进入闽北,再从泉州港启航归国。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沿途耳闻目睹的风物人情。他在武夷山看到了成群的老虎,“体型巨大,出没无常,给这地区的游客造成很大的威胁。游客们除非结伴同行,否则非常危险”。他翻山越岭,经过许多城镇和乡村,看到“这里物产富庶,生活充裕。山野田间游猎活动种类繁多,尤其是鸟类,特别丰富。居民都是大汗的臣民,从事商业和制造业”。, 百拇医药(郑大中)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