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715796
“道”之道,隐藏秦蜀的文化秘语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5年第8期
“道”之道,隐藏秦蜀的文化秘语
“道”之道,隐藏秦蜀的文化秘语

     不同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清晰路线和脉络,道教的传播线路显得扑朔迷离,让人莫衷一是。然而再读道家、道教的史籍,再访鹤鸣山的道家仙骨,探寻终南山深处的空谷幽兰,不禁发现,秦蜀的道观宫宇间竟然隐藏着道教传播的文化秘语。

    作为道教文化的载体,道观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道教经典认为其“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故有“道观观道”之说。因此,道观地理位置的选择必然十分考究。《楼观道源流考》中对道观的地理位置如此描述:“凡道观之称于世者,或占山川之秀,或擅宫宇之盛。非宫宇则无以示教,非山水则无以远俗。是二者难以兼得,虽使兼之,非有道德之士,亦莫能于焉。”

    楼观台 老子行走的秘径

    楼观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终南山北麓,是世界公认的道教祖庭,号称“天下第一福地”,其起源可追溯至晋代。东晋葛洪在《关尹子·序》中记载:“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宫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於此。”
, 百拇医药
    从位置上看,楼观台位于终南山北麓中部。终南山,古称“中南”,取意“居地络阴阳之中,在都之南”。如此看来,楼观台就为“阴阳之中”之中了。

    从地形上看,楼观台南依秦岭,地势起伏明显,远观如重重楼台相叠;北对蜿蜒西去的渭河,惹得大文豪苏轼也吟诵“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从布局上看,楼观台由东元始台、中道德台、西灵宝台3部分组成,暗合道教“三清”观念。现今,东元始台、中道德台中的说经台、老子祠、唐宗圣宫遗址等景观盛名在外,成为游客留连所在;而位置相对较偏的西灵宝台则显得人迹罕至。西灵宝台不仅有吾老洞(老子陵)等遗址,也是传说中老子羽化成仙的地方。

    吾老洞千百年来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呢?关于此洞,当地民间认为其直通四川成都的青羊宫。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汉代扬雄在《蜀王本纪》中就有“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的记载。
, 百拇医药
    传说也罢,记载也行,一条清晰的自关中至成都的道教秘径隐隐现形。一个更大的疑问接踵而至,为什么老子要西南而行?很明显当时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政治权力的中心均重合在咸阳、长安、洛阳一线;要获得自己学说影响的最大化,北向的效果明显大于南向。要理清这个头绪,我们就得追随尹喜的脚步前往青羊肆走一遭。

    青羊宫 改变一座城市

    今天的成都,你再也不会找到一个叫青羊肆的地方。提到青羊,人们会给你提供两个声名更响亮的去处——青羊区和青羊宫。青羊区因青羊宫而得名,追溯青羊宫的修建源头,则会发现其与楼观台西灵宝台吾老洞“老子入蜀”的传说密切相关,今天青羊宫的唐王殿两边还保留有老子降生台和说法台等建筑。

    广泛流传的说法是,尹喜在楼观台行道千日后前往成都。他在成都西向的一个小市场附近找到了老子。重逢后,老子和尹喜在此广收门徒,讲经传法,这里很快就成为道家圣地——青羊观(后改称为青羊宫)。随着道教影响的扩大,成都地区在农历二月二十二(老子生日)形成了规模最大的赏花、迎春盛会,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青羊宫“赶花会”。
, 百拇医药
    青羊宫得到发展还要归功于唐代两位皇帝: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入蜀后居于青羊观;100多年后,为避“黄巢之乱”奔蜀的唐僖宗也驻营观中。唐僖宗因意外发现刻有“太上平中和灾”的玉板而大喜过望,认为天降吉祥;返回长安后,为感谢太上老君恩典,唐僖宗赐钱200万兴土木、建殿堂,并改“观”为“宫”。

    千百年来,青羊宫只有青羊传说,直至清雍正元年(1723年),四川籍大学士张鹏翮“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为青羊宫捐献一只铜羊。这只镇宫之宝目前安置于青羊宫玉皇殿门前。铜羊造型奇特,有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颈、鸡眼、狗腹和猪臀,全身集合了12生肖的所有特征。

    然而至此,老子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息,他仍有继续西行的迹象,那就是大邑鹤鸣山。

    鹤鸣山 鹤舞祥瑞与道教源头
, 百拇医药
    鹤鸣山地处成都平原西侧,古称鹄鸣山。这里松柏翠绿,鹤舞祥瑞,风光旖旎,自古就是仙家聚集的地方。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这里“绝壁千寻”,是“张道陵等仙之所,当有白鹤游其上”。依照《老子想尔注》记载,老子的确来过这里,他从天而降,并授予来此修道的一位外乡人经书秘诀,雌雄宝剑,打印一枚,观衣、方裙、竹屐各一,以助他修道成功,这就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陵张天师。

    张陵是汉初丞相张良的第八代孙,他7岁时便能通读《道德经》,后因谙熟天文、地理、医药、方术等本领而受到皇家的重视。一心修道的张陵却特意避开京都近郊的俗务嘈杂,毅然离开都城洛阳。自此张陵云游名山大川,一路追随老子的足迹来到成都,拜祭过青羊宫之后开始游历成都平原,最终选择在鹤鸣山修道。

    鹤鸣山的地理位置优越,贴近“巫风甚浓”的少数民族地区;且面对成都平原,辐射众多的人口;其“绝壁千寻”的自然环境又为问道修持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空间,达到了“宫观以示教,山水以远俗”的理想状态。

    道教祖庭的影响及修养身性理想之地的强大吸引,使得随后的杜光庭、陈抟、陆游、张三丰、杨升庵等都纷至沓来,修行于此。鹤鸣山也在清静中吐故纳新,在盛名下虚怀若谷。道教也正是在这个地方诞生、发展、壮大,后传播到汉中、关中、江南乃至全中国。

    道观传说中隐藏于秦蜀间的线路与实际道教传播线路的偏差,正好反映了老子从人到神的转化和道家向道教过渡的需要。而“大道无形”,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光的流逝,那些曾经清晰的“道”之道早已隐匿在名山大川之间,早已没迹于宫宇道观之前,留下的只有千年传承下来的“道”的精神和对人们的心灵滋养。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刘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