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65803
百年引力波(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7期
百年引力波
百年引力波

     今年,距离引力波概念的提出整整100年。在这100年里,被誉为“人类认知自然最伟大的成就”的广义相对论,一直在成长着。我们通过这个伟大的理论知道了时空的弯曲以及一些由时空弯曲可能产生的奇异事物,比如黑洞、引力波、奇点、虫洞甚至时间机器。在过去的某些时期,甚至现在,其中有些事物被不少物理学家视为洪水猛兽,对它们是否存在提出过强烈的怀疑。就连爱因斯坦本人直到逝世前都还在怀疑黑洞的存在。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对时间、空间和时空弯曲所产生的事物的认知会发生革命。那么,作为广义相对论重要预言的引力波,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不断被质疑的引力波

    经历了一个月的理论修正后,在1915年11月25日,爱因斯坦向普鲁士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其中新的公式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和光线的引力偏折,自此广义相对论最终被建立了起来。3天后,爱因斯坦无比快乐地给朋友索末菲写信说:“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度过了一生中最兴奋、最艰苦但也是最成功的时光。”在之后的那一年里,处在兴奋中的爱因斯坦再接再厉,在引入线性、低速等近似之后,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了由源的质量四极矩随时间的变化引起的引力辐射项。并且,这种引力辐射携带能量。

    这种后来被称为引力波的引力辐射项被提出后,引起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关注。但是引力波到底是一种物理实在还是仅仅是数学上的形式,大家都不清楚。在这方面第一个发表文章表态的是爱丁顿爵士,1919年他在西非普林西比岛观测日全食,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偏折的预言。1922年,爱丁顿爵士发表文章表示:引力波的本质只是数学坐标的波动,并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简单地说,引力波并不真实存在。在此之后,认为引力波不是物理实在的观点,在物理学界似乎占了上风。

    1936年6月1日,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论》编辑部收到一封“特别”的投稿。之所以说这个稿件特别,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罗森,而且,这个稿件有一个很吸引人的题目:“引力波(到底)存在吗?”是的,你没有看错,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的20年后,他又写了这篇关于引力波的论文。文章中,爱因斯坦认为所谓引力波只是一种数学形式而已,这种波会因引力坍缩而不复存在。他推翻了自己1916年的结论,认为引力波并不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也并不存在!

    虽然此时的爱因斯坦已经名满天下,但是秉着严谨的科学精神,《物理评论》认为对于绝对权威爱因斯坦的稿件也要送审。一个多月后,审稿人霍华德·罗伯逊将审稿意见返回,写了满满10页的评论,认为爱因斯坦的稿件有严重问题,必须大量修改。

    由于审稿人是匿名的,爱因斯坦并不知道审稿人是谁。虽然编辑部负责稿件处理的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泰德把审稿意见转发给爱因斯坦的时候,十分客气地希望他可以注意一下其论文里可能的错误, 但是爱因斯坦还是被激怒了。 他在1936年7月27日很不客气地回了一封德文信,在这封堪称史上最牛的作者回信中,他直接拒绝了编辑:“ 我和罗森将稿件寄给你们发表, 并没有授权你在文章刊出之前给别的专家看。我也没有必要回答那位匿名专家的错误评论,我宁可在别处发表这篇论文。”因为此事件,爱因斯坦和《物理评论》结下梁子,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给该期刊投过稿。因为爱因斯坦的名气,后来这篇文章还是一字不改地在《本富兰克林学院学报》上发表。

    然而这戏剧性的事件并没有结束,在之后的两年中,爱因斯坦渐渐发现自己之前的文章里面还是有问题的。在他新的助手英费尔德和同事霍华德·罗伯逊的协助下,爱因斯坦最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并在1936年11月13日,重新给《本富兰克林学院学报》编辑写信说,之前文章是有错误的,文章需要根本性的修改。他修改后的文章推翻了上篇文章的结论,认为引力波还是存在的。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那位匿名“勇敢拒绝”爱因斯坦论文的审稿人和后来默默帮助他改正错误的是同一个人——罗伯逊教授。事实说明,科学巨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同样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引力波存在的观点又稍稍占了一点上风,毕竟爱因斯坦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他还是认为,引力波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由于其过于微弱,我们不能探测到。直到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对于引力波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在物理学界还是有争论,这个问题也还是没有被彻底解决。

    两年后的1957年,在北加州的教堂山举行了一场以广义相对论为主题的会议。在会议后期,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了一个“黏珠”思想实验。费曼的论证是这样的:有两颗珠子穿在一根柱子上,并且可以自由移动,垂直于柱子方向如果有引力波经过,将会产生相对于柱子中心的潮汐力。珠子在潮汐力的作用下会相对柱子运动,如果珠子和柱子间有黏性(有摩擦),在运动时候就会产生热。热就是能量,能量不可能凭空产生,它的源头只能是引力波,所以引力波不是一个数学游戏,它是携带能量的,是真实存在的!

    “黏珠”思想实验提出之后,物理界终于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引力波确实是物理实在。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它呢?

    实验尝试和间接证据

    引力波虽然携带物理能量,但是它的物理效应真的微乎其微。如图所示,引力波穿过圆所在平面的时候,该圆会因为时空弯曲而发生畸变。圆内空间将随引力波的频率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与其垂直的方向相应地被压缩,这个压缩或者拉伸量和截面圆直径之比被称为引力波的强度h。为了便于解释引力波的物理效应,图中所显示的应变h大约是0.5。也就是说,在h是0.5的时候,你才可以看到这么明显的空间畸变效应。但是,现实中的引力波强度远远小于0.5。就算是很强的天体物理引力波源所释放的引力波,其强度到达地球时也只有10-21。这是个什么概念?打个比方:这个强度的引力波在整个地球这么大的尺度上产生的空间畸变不超过10-14米,刚好比质子大10倍;或者说,在太阳到最近恒星比邻星(4.22光年)的距离上,产生小于人类头发丝宽度的空间畸变。可以想见,探测引力波是多么的困难! (明镜)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