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943014
科学留言榜(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20期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

    王宝强亲子鉴定基因相似率为2%~8%?

    流言:前不久,知名演员王宝强离婚案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有媒体爆料称:“经北京第二医院证实,王宝强于2016年5月对两个孩子做过亲子鉴定,DNA相似度竟然只有2%~8%。根据医疗判断结果,王宝强并非两个孩子的生父。”

    真相:首先,登录北京市司法局官网可以查出,北京第二医院并不具有司法鉴定资格。

    其次,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需选取一些基因座做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可排除亲子关系;若是有一两个基因座不匹配,则可以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需加做一些基因座辨别。

    迄今为止,亲缘关系鉴定或亲子鉴定只能证明两人之间是否具有同胞兄弟姐妹关系或父母子女关系,很难证明两人之间是否存在微弱的血缘关系。因此,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果证明两人具有父子(女)关系,会出具报告称:“99.99%支持×××为×××的生物学父亲。”如果鉴定结果证明两人并非父子(女),一般不会给出具体数字,而是会在出具的结果中称:“两人××× 基因位点不匹配,所以不支持×××是×××的生物学父亲。”

    “2%~8%”的描述既不专业,也不靠谱。

    网上流传的产后饮食禁忌靠谱吗?

    流言:近来,一篇题为《产后饮食禁忌》的网文悄然流传。该文提到:“产后半个月内不可以吃青菜、水果,不可以吃鱼肉……严禁喝水、饮料以及汤类,牛奶也不可以喝。”因为这样不仅会变胖,将来还容易得风湿病或神经痛,可以“用烧开的米酒代替水分”。这些饮食禁忌靠谱吗?

    真相:临床上将分娩结束至产妇身体恢复正常的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在这段时间内产妇的身体逐渐复原,并且开始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产褥期女性身体最大的变化是子宫缩复。伴随着该过程,产妇的腹肌以及盆底肌会发生松弛,胃肠蠕动也会减弱,加之产后虚弱,卧床过多,极易引起便秘。新鲜蔬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一方面可以增加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另一方面,又可以补充产妇身体所必需的营养,为身体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此外,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还可以刺激食欲,促使产妇吸收更多的营养,为哺育婴儿打下坚实基础。

    到妊娠末期,乳腺开始增生,流经乳房的血液量也增大。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扩散进入乳腺,最终成为乳汁。所以,产妇要想拥有足够的乳汁,充足的血流量是必须的,这就要求产妇适量饮水。

    另外,“米酒代替水”的建议也不靠谱。产妇饮用酒精后,不仅会减弱乳汁的释放反射,使乳汁分泌减少,而且有可能通过乳汁,将酒精“传递”给婴儿。有学者认为,乳汁中含有酒精,会使婴儿拒食,导致其发生睡眠变化,乃至引起血糖代谢紊乱。所以,用米酒代替水绝不可取。

    吃了水中久泡的黑木耳会中毒?

    流言:近日有媒体报道,福州一对打工夫

    妇因食用在水中浸泡两天的黑木耳而中毒。此前也有媒体报道说,有“男子食用在水中泡发三天的黑木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水中泡太久的黑木耳真的有毒吗?

    真相:因食用在水中浸泡过久的木耳而中毒,这是有可能的,其症状就是急性生物毒素中毒。夏天气温高,木耳如果长时间泡在水中,极易滋生细菌。因为木耳本身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物质,容易给细菌的繁殖提供养料。

    上述中毒事例中,木耳上的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毒性蛋白质。在用木耳炒菜的时候,因为木耳没有炒熟炒透,所以这些毒性蛋白质没有变性,保持了毒性,使食用者中毒。为了让这些毒性蛋白质变性,木耳最好过油热炒,务必炒熟,且木耳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

    鱼油保健品有神奇功效吗?

    流言:含有“脑黄金”,能降血脂、促进智力发育……这些年,鱼油的功效被吹得神乎其神。这种热门保健品真这么有效吗?

    真相:适量从日常食物中摄取鱼油对健康有益。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周食用鱼类280~525克 。2014年,美国国家图书馆根据现有的科学证据将鱼油的功效按照证据强度进行了分类。其中,鱼油对体内甘油三酯的降低作用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而鱼油“似乎可以”预防心脏病、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但证据不够充分。另外,鱼油对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痛经、中风、注意力障碍、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疾病、高胆固醇血症、哮喘等“可能”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鱼油对肝脏疾病、偏头痛、胃溃疡和Ⅱ型糖尿病等的治疗被认为“似乎无效”。目前,也尚无足够证据表明,鱼油可以预防癌症和老年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症)。

    广义上的鱼油既指鱼体内天然的脂肪,也包括胶囊等鱼油制剂。但是研究人员对长期服用鱼油制剂的做法存在广泛争议。首先,鱼油中DHA 和 EPA 的烯键很不稳定,易被氧化,空气、光以及加工过程中的金属离子都有可能使其氧化分解。因此,鱼油制剂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此外,鱼油属于脂肪,将其当作正常饮食外的保健品服用,会增加热量摄入,造成消化负担,还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

    因此,合理搭配饮食是获取营养的最佳途径。相较于通过服用制剂补充,直接食用鱼类才是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电热水器两年不清洗就相当于用污水洗澡?

    流言:近期有媒体报道说,如果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两年都不清洗,相当于用“污水”洗澡。在有关报道中,家用电器维修工清洗两年以上未清理的电热水器,从电热水器中导流出了褐色甚至红色的污水。

    真相:电热水器如果不清洗,其中的污水主要是水中的钙镁离子受热分解后在金属加热棒表面凝聚而成的水垢,也就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另外,如果自来水净化不彻底,水里还会有很多杂质,它们也可以与水垢小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加热棒上厚厚的一层水垢,时间越长,水垢越厚。为了解决水垢难题,目前大部分电热水器都设计安装了镁棒,通电后,镁棒产生阳离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垢的产生和沉淀。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