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943017
寻古丝路,访嘉峪关(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20期
寻古丝路,访嘉峪关
寻古丝路,访嘉峪关
寻古丝路,访嘉峪关
寻古丝路,访嘉峪关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约有20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我国“隐性饥饿”的人口数量达到3亿。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膳食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称为“隐性饥饿”。“隐性饥饿”可导致出生缺陷、免疫系统弱化以及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的人体素质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社会代价。隐性饥饿不仅是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在新兴和高收入经济体中也频繁出现。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占死亡原因的比例将达79%。这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质的巨大障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也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不合理,钙、铁、硒、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达到推荐摄入量。

    美国人为何喜欢捐赠?

    在美国,许多富翁和有钱人乐意把他们一生努力挣到的钱捐给慈善机构,用作社会公益事业。在美国,慈善是一种文化。不少美国人认为,人在世上是作为管家来管理上帝交托给他们的财富,他们不是财富的真正拥有者,生带不来,死带不去。许多美国富人都认同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观点:“一个人到死的时候还是家财万贯,这是一种耻辱。”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兰伯特说:“在美国,你可以拥有极多财产,但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除了文化原因外,制度设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政府早在1917年出台了相关的免税政策鼓励捐赠。政府税法甚至鼓励不是很有钱的人,从自己的工资中捐出一部分钱来免除自己的所得税,以鼓励捐赠行为。

    在遗产税方面,美国规定遗产越多,缴纳的税款也越高。美国的赠予税和遗产税税率是十分惊人的,如果一个人留下价值200万美元的遗产,扣除遗产税,到继承者手里不过一半左右,留得越多,得到的比例越少,大半被政府拿去救济弱势群体。每年美国前50项数额最大的个人慈善捐款中,大约有1/5来自遗产捐赠。譬如扎克伯格如果不捐出这450亿美元,而是留给子女,他要交40%的遗产赠予税,这450亿美元就要纳税180亿美元。与其交如此多的税,不如捐给慈善组织博个好名声,同时也避免将过多财产留给子女,让孩子堕落。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什么不把资产留给孩子的问题时说,他相信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后也要反馈给社会。

    “穿小鞋”源自古代婚嫁

    古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根本不相见,只能依脚的大小衡量女人的俊丑。因此,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鞋样。男方同意亲事,就按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鞋,表示没骗男方。如果女方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着不舒服甚至穿不上,从而出丑。后来,人们用“穿小鞋”指利用职权置人于困境。

    “死板”一词源于古代铸钱术

    “死板”指一个人做事不灵

    活,它源于古代铸钱技术。古时的钱都是将铜水、银水倒进一个一个的模子铸造出来的,这种铸钱技术始于宋代。清代翟灏的《通俗编》里面讲到,宋代规定铸钱的模具,每一模板是六十四文。为防止盗版贪污钱,规定“板板六十四”不得变更。而最早解释这一俗语的是清代范寅所著的《越谚·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不活,即死也,这是“死板”一词的直接来源。

    日本兴起“宇宙葬”

    日本社会不避讳谈死亡,不少人积极规划自己的丧礼,其中“宇宙葬”日渐受瞩目,不少人想要死后一圆太空探险梦。将骨灰装入直径2.5米的大型球体中,打入高度35千米以上的平流层,气球爆裂后骨灰飞散回归大自然。天空散骨法花费平均在2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万~1.9万元),还不到购置墓碑金额的十分之一,也不会增加子孙供奉的负担,号称是“极致散骨”。从业者强调,不论是哪种宇宙葬,都会在大气层中烧尽,堪称是最环保的葬礼。人们也可选择“流星追悼”,将骨灰装在一立方厘米的专用胶囊内,搭载在人造卫星上,绕行地球。人造卫星在经过数年绕行地球后,最后坠落大气层燃烧殆尽,一趟骨灰旅行金额从30万到百万日元不等。每颗骨灰胶囊都有专属的ID编号,从业者会透过程序定位,掌握人造卫星的位置,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到太空后,还会有纪念摄影。

    为什么说“审案子”,不说“审桌子”?

    什么是桌,什么是案?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而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则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都使用案,相对来说与桌无关。如果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审案子”,原指在案子面前审理事情,最后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倒插门”起源于战国时代

    在我国民间,有一种俗称“倒插门”的婚姻形式——“赘婚”,即男方到女方家落户,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赡养女方家双亲,继承女方家财产,所生子女从女姓,为女方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种男子,民间俗称为“上门女婿”。据考证,“倒插门”的婚姻风俗起源于战国时代。商鞅变法时,曾以法律形式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汉书贾谊传》中载:“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意思是说,秦朝的人家如果富有,等到儿子长大成人后,就跟父母分居,娶妻生子。如果这个家庭比较穷,那么儿子长大后,就把他送给别人家作女婿。当时提倡这种婚姻形式,不单单是穷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和调节劳动力资源。古代倒插门女婿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的,“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由于家穷,把自己当作抵押品抵押出去,自然没什么地位,有些倒插门女婿竟然成了女方家的“奴婢”。 (邓彦民)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