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013528
金鸡报晓迎春来(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期
     在河北、山东等地的传统婚礼上,有以鸡作为聘礼的习俗。据清末河北《定州志》记载:“亲迎礼用雁,或以苍鹅代之,俗多用鸡,曰‘长命鸡’,意取匹配不乱群也。”临近迎娶,男女方各备一只红鸡,男方备公鸡、女方备母鸡。婚礼当天,女方家的鸡由伴嫁的男孩抱着随新娘一起坐在花轿上,在鸡鸣之前赶到新郎家。俗信此时公鸡在睡、母鸡未眠,寓意女人今后不受男人欺侮。男方则将公鸡和母鸡一起拴在桌腿上,并不时击打公鸡,直到公鸡有气无力为止,民间以为这是妻子制服丈夫的象征。这两只鸡不得宰杀,任其老死,因此称为“长命鸡”。

    公鸡还被用来代替新郎成亲。广东五华县的客家人,新婚之夜如果新郎因事缺席,需把一只脚缠红绳的公鸡用鸡笼罩在床上,象征新郎陪伴新娘。东南沿海一带的渔民有“公鸡拜”的婚俗。择定婚期后,如遇新郎出海捕鱼未归,男方家便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行拜堂礼,由小姑或伴郎手提公鸡,按捺鸡头与新娘交拜。拜堂过后,鸡脖上系一条红布,把鸡关入洞房,以饭食喂养,待新郎出海归来后,才将公鸡放出。民间因此有“阿姑代拜堂,公鸡陪洞房”的俗语。

    白族民众视鸡为民族的图腾,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定亲之日,男方除给女方送首饰、衣服等信物外,还要送一只挂彩的红公鸡和两瓶烈酒,俗称“订鸡酒”;结婚当天,男方要再送鸡和酒,以示信念坚定;新婚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在洞房中同吃半生不熟的鸡肉和糯米饭,并分赠给至亲密友。有童谣戏曰:“新姑爷,新媳妇,躲在洞房吃鸡肉。骨连筋,筋连肉,撕也撕不开,啃也啃不动,新郎笑嘻嘻,新娘嘻嘻笑,新郎新娘亲骨肉。”婚后三天,新婚夫妇还要带着礼品和一只红公鸡酬谢媒人。生了孩子后,男方还要用红公鸡(生女孩则备母鸡)向岳父母报喜。

    鸡还出现在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上。在苗族传统丧礼上,有“开路”仪式。所谓“开路”,即引导死者灵魂与祖灵会合的一种仪式。巫师先诵《指路经》,然后左手抱一只鸡(男亡用公鸡,女亡用母鸡),右手握一节竹管,在念过咒语后,用竹管猛击鸡头,将鸡打晕后扔到门外,表示死者的灵魂已被引出家门。另外再取一只鸡,用淘米水为其洗面和两足,由巫师抱在怀中给亡灵开路。开路时,巫师一边拍打公鸡,一边念念有词,然后杀鸡献灵,并用火烧鸡的尾毛,直到鸡毛发出糊臭味为止。人们认为鸡毛的臭味能引导死者把鸡拿走,随祖先的灵魂回归故地。

    鸡又是一些少数民族敬神的供品。水族信奉的门坎神是保护人畜平安的家居之神,祭祀门坎神时要杀一只公鸡;布朗族祭灶神、土地神、山神等神灵时要用鸡;苦聪人祭龙神最主要的供品也是鸡,等等。

    鸡血酒会,也称“砍香拜祖”,是广西巴马布努瑶族的民间习俗。大家自带公鸡和米酒,头人宣布酒会宗旨,将鸡集中于神台边,摆酒、插香。头人唱史诗《密洛陀》(密洛陀为布努瑶族的始祖神),将与会者带来的米酒逐一倒入一个大碗(俗称“血酒塘”)中;然后用刀砍断一只公鸡的颈部,滴血入碗,每人一杯血酒,必须一饮而尽;接着砍香枝,必须一刀砍断一枝,否则会被认为不忠诚或不可靠,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置;最后将食物吃尽而散。

    鸡血也出现在汉族民间的结拜仪式上。结拜也称“结义”“换帖”“拜把子”,是汉族民间的一种结盟仪式,有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等仪式过程。其中,同饮的血酒中就有鸡血:杀鸡(男用公鸡、女用母鸡)沥血于酒中,结拜者刺破中指(男左手、女右手)滴血其间,然后按年龄大小,每人象征性地喝上一口,此举也称“歃血立盟”。

    鸡换是流行于青海河湟地区的习俗。初生婴儿如有休克症状,当地人认为需要“换命”,婴儿方能醒来,换命的方法是:将公鸡头朝外置月房门坎上,用刀斫掉鸡头,将鸡血涂在婴儿嘴上,连呼其父名字,待婴儿醒来后,以“鸡换”二字作为婴儿乳名,认为这样可保孩子一生平安。

    民间物什中的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鸡有着诸多优良的品质:“夫鸡,头戴冠,文也;足传距,武也;见敌而斗,勇也;得食相呼,义也;鸣不失时,信也。”除此之外,“鸡”“吉”同音,寓意吉利;鸡冠之“冠”与“官”同音,寓意升官。基于这些美好的寄寓,自古而今,鸡的形象大量出现在民间日用物什上。

    四川三星堆文化曾出土一件青铜鸡,它昂首引颈,尾羽丰满,造型生动,写实性强,铸造工艺精美。从其造型上来看,青铜鸡应该与古代神话中呼唤日出的“天鸡”有关。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丰县尼雅1号墓葬中挖掘出一件东汉时期的鸡鸣枕。该枕长46厘米,宽16厘米,高10厘米,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文句织锦连缀而成,枕中凹下,两端鸡首翘起,上面有锯齿状高冠,枕芯是植物茎秆。枕上“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的字样,体现了古人美好的寄寓。直至今天,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传统丧礼中依然还有使用鸡鸣枕的习俗。据清末河北《定州志》记载:“气绝,子妇等环哭,以白布作枕枕之,锐其两头,实以麦麸,名‘鸡鸣枕’,使长夜亦知天晓也。”

    鸡冠帽是彝族撒梅人未婚女子的帽饰,彝语称之为“撒尼莫吐”(撒尼帽子),因帽形似雞冠,也称鸡冠帽。鸡冠帽帽冠呈鸡冠形,上绣精美的花纹,戴在头上犹如一只啼鸣的雄鸡,代表着吉祥与幸福。每个撒梅姑娘至少拥有一顶鸡冠帽。订婚之前,鸡冠帽“鸡头”向后,表示未婚;订婚之后,鸡冠帽“鸡头”要转向前;结婚之后,摘下鸡冠帽,改换已婚妇女的发型、发式。

    在一些传统时间节点上,也有鸡的影子出现。在河北、山东等地,立春时节要戴春鸡,春鸡又称“迎春鸡”,是妇女用碎布缝制的鸡形饰物,立春时挂在孩子身上,有驱邪求吉之意。在谷雨节气里,陕西一带的民众要绘制“鸡王镇宅”的厌胜物:早起收取露水研墨,在纸上画一红冠公鸡,嘴啄毒蝎,蝎身上涂上红色,表示已被杀死;把它贴在墙壁上,用以镇压毒蝎,以求家宅平安。在浙江金华一带,端午节要给小孩佩戴“鸡心袋”。鸡心袋也称“端午袋”,是用红布缝制的小袋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和雄黄粉,挂在小孩胸前。“鸡心”与“记性”谐音,俗信小孩挂了“鸡心袋”记性好、有出息。在陕西扶风一带,正月二十日以后,妇女要用花布制成小布鸡戴在孩子胳膊上,俗信能使孩子一年不得病。 (刘汉杰)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