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999367
金绿石 宝石中的名门望族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7期
     在五彩缤纷的宝石世界,上百种奇珍异宝争奇斗艳,犹如梁山一百单八将,各个身怀绝技;但仔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宝石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也就是说,它们实际上是可以分成若干类别的,比如电气石族、石榴石族、绿柱石族、尖晶石族等。还有几种宝石想必你一定听说过,猫眼、变石以及变石猫眼,它们都是大名鼎鼎的高档品,而且它们还是“一家人”,都来自于宝石世界里的“名门望族”——金绿宝石家族。

    跻身五大名贵宝石

    很多人听到“金绿宝石”几个字时,往往会以为它们是金色的绿柱石;其实,这是错误的。金绿宝石是一类氧化物矿物,属于含铍的铝酸盐类,化学式为BeAl2O4,其英文名称是chrysoberyl,它来源于希腊语“金色的”和“绿柱石”。从字面上看,它与祖母绿的矿物成分绿柱石(beryl)很相似,而且也含有金属元素铍;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家族。

    在自然界中,宝石主要来自于硅酸盐矿物,祖母绿便属于此类;其次,便是氧化物矿物,金绿宝石则属于此类。其实,氧化物矿物形成的宝石并不少见,比如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等,这些矿物是氧元素和一种或几种金属元素相结合而形成的。由于地壳中氧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占45%,这使得单个的氧原子有更多机会与各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结合,从而创造出许多硬度相对较高而且颜色较为丰富的宝石种类。

    金绿宝石的硬度很大,莫氏硬度为8.5,介于刚玉(硬度为9)与托帕石(硬度为8)之间。这也就意味着,在宝石世界中,如果按硬度排名的话,金绿宝石家族可位列第三,仅次于钻石和刚玉(即红宝石和蓝宝石)。根据人们对珠宝的喜爱程度及其本身的价值,珠宝界评选出了最受人们欢迎的“五大名贵宝石”,分别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宝石。金绿宝石凭借自身实力一举夺得第五把交椅,也算是奠定了它们整个家族在宝石界的牢固地位。

    金绿宝石主要形成于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也可以是伟晶岩中的富铝流体与周围岩石发生反应的结果,所以也能被发现于云母片岩以及接触变质矿床中。目前世界上金绿宝石的主要产地是斯里兰卡的拉特那普拉地区、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叶卡捷琳堡附近、巴西的伊塔瓜苏以及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等地。

    此外,由于金绿宝石异常坚硬,抗风化能力强,也会残存于河流的砂砾石冲积矿床中,比如巴西和斯里兰卡的一些金绿宝石就采自于砂矿中。

    普通的金绿宝石一般为透明到半透明的黄绿色,只有当它们为淡绿色至浅黄色而且具有足够高的透明度时,才能被用作宝石。我国的新疆也有金绿宝石产出,但是品质相对较差,可以用于工业领域或者用作提炼金属铍的原料。

    除了普通的黄绿色金绿宝石外,金绿宝石家族还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品种——猫眼石和变石,甚至还有二者的合体,即变石猫眼。

    猫眼石嫡庶有别

    在我国元代伊世珍所著小说《琅嬛记》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南蕃(今斯里兰卡)白胡山中住着一位胡人,与一只猫相依为命。猫死后给主人托梦说:“我已活矣,可掘观之。”于是,胡人打开了猫的坟墓;可是,“猫身已化,惟得二睛”。后来,胡人再次梦见那只猫,并被告知:“埋于此山之阴,可变化无穷,中一颗赤色有光者,吞之可以得仙。”胡人照做后,真的在山上出现了许多猫眼石。当他吞下那枚红色的猫眼石后,从天空中飞来一只像狮子一样的猫,带他腾空而去。从此之后,就有了“狮负”这种宝石,即猫眼石。

    “狮负”一名的由来也可能与斯里兰卡的古代名称“狮子国”有关。斯里兰卡盛产的这种宝石独具特色,工匠们将它们的顶部切割成弧面形,在明亮的光照之下,宝石中会出现一道明亮的光带,转动宝石时,光带也随之闪动。人们称这种闪光为“活光”,它就像是黑夜之中的猫眼一样,闪出一丝亮光。在宝石学中,这种光学现象叫作猫眼效应。这种宝石也被称为猫眼石。

    猫眼石的走红,还有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康诺特公爵。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三个儿子,也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经担任加拿大总督。在19世纪末,康诺特公爵准备结婚时,他送给未婚妻的订婚戒指上就镶嵌着美丽的猫眼石。这一举动让猫眼石声名远播,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猫眼石的热情。

    作为金绿宝石的一种,猫眼石的颜色有淡绿色、淡黄色等,呈半透明至透明状,被斯里兰卡人民尊奉為国石。

    至于它所呈现出的猫眼效应,则是宝石内部包裹体和外部切割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矿物形成过程中,某些矿物偶尔会带有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包裹体或是含有一些紧密平行排列的纤维。如果把这样的矿物切割打磨成圆顶状,强烈的光线在透过该矿物时经过反射和散射,就会产生一条细窄、明亮的光带。宝石工艺师们总结的经验是,要想产生理想的猫眼效应,应将宝石切磨成弧面形,宝石底面平行于其中所含的包裹体和纤维,并尽量使包裹体和纤维位于宝石的中间位置。

    具有猫眼效应的不只是猫眼石,有些磷灰石、祖母绿、蓝宝石、石英、碧玺和坦桑石也会有猫眼效应;但珠宝界达成的共识是,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被直接称为猫眼,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则必须加上相应的宝石名称,比如石英猫眼、碧玺猫眼、磷灰石猫眼等。它们与金绿猫眼的价格也相差很大,通常2克拉左右的天然猫眼,售价至少在万元以上。曾有新闻媒体报道称,有人花了5000多元钱买的猫眼宝石被鉴定为石英;更有甚者,曾有人在1985年时以500元的高价买下了一枚猫眼戒指,30年之后的鉴定结果竟然是玻璃!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擦亮眼睛,以免上当受骗。

    昼绿夜赤的变石

    传说在19世纪30年代的俄国乌拉尔山脉,有人在某个祖母绿矿山寻宝时发现了几颗绿色的小块宝石,随手就装进了口袋。等他晚上回到家后点上蜡烛再把它们掏出来观察,发现这几块宝石竟然变成了淡红色。难道是白天寻宝时看错了或者捡错了?更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白天,宝石又变成了绿色。这个奇怪的现象让他欣喜不已。后来,此人将这些宝石献给了沙皇王子(即后来的亚历山大二世),宝石也被命名为亚历山大石。当然,这种传说的真实性是有争议的,也有人认为是芬兰的一位矿物学家发现了这种宝石,最初鉴定的结果是祖母绿,后来才发现它与祖母绿不同,而后定义为一种新型宝石,并用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来命名。

    所谓的亚历山大石,其实也是金绿宝石的一种,因其具有变换颜色的神奇特点,而又被称为变石。由于它能强烈吸收光谱中的黄色部分,而基本不吸收蓝绿色和红色波段的光线,从而导致的结果是:在日光下,亚历山大石通常会显示为绿色或蓝绿色,而在白炽灯下则会显示为红色或紫红色。这是不同波段的光线被金绿宝石选择性吸收之后形成的视觉效果,矿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变色效应。

    虽然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在实际情况下,我们很难发现变色效应如此完美的金绿宝石。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出产的一些变石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堪称最优质的变石;其他地方所产的,则往往在日光下显示为黄绿色,在白炽灯下显示为棕红色。

    变石之所以具有这种“特异功能”,得益于掺杂进来的微量元素铬。铬元素的确十分神奇,号称“化学元素里的变色龙”,不光铬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的颜色千奇百怪,祖母绿的绿色也源自于它,红宝石的红色同样源自于它。地质学家认为,铍与铬通常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类型的岩石中,铍常见于酸性伟晶岩,而铬多见于基性和超基性岩石中。不过,变石中有铬元素混了进去,导致它同时含有铍和铬。之所以如此,应该是富含铍的伟晶岩流体与富含铬的围岩发生了化学反应。正因为形成条件极为苛刻,所以变石十分稀少,天然产出超过3克拉大小的变石十分罕见,价值自然不菲。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珍藏的一颗变石净重达65.7克拉,可谓世之珍品;2012年在我国唐山的一次珠宝钟表文化展中,亮相了一枚重达203克拉的超大变石,号称世界之最。

    很多实验室宣称人工合成了变石,但受到专家质疑。因为大多数所谓的合成变石并不算成功,它们只不过是含有微量元素钒的刚玉或变色尖晶石而已,尽管看起来跟变石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因达不到变石的变色效果,而只能称其为“模拟变石”,而不是“合成变石”。

    金绿宝石家族中最珍贵的一种,当属那种既具有猫眼效应又具有变色效应的极少数,人们给它单独命名为“变石猫眼”。宝石身上能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原本就很难得,若要二者兼备乃是鱼和熊掌兼而得之的事,稀有与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在2014年的天津国际珠宝展上,有一颗51克拉的变石猫眼拍卖价格超过1800万元,令人艳羡不已。

    【责任编辑】赵 菲 (马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