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049570
海外旅行自救指南(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1期
海外旅行自救指南

     1月28日,正值举国欢庆春节之时,一艘载有28名中国游客的快艇在前往马来西亚著名景点环滩岛途中沉没,造成4人遇难、4人失联,惨重的伤亡人数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近年来,集消费购物、观光赏景、陪伴家人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出境旅游俨然已经成为“新年俗”之一。然而,与国内旅游相比,出境旅游的危险系数骤然上升:身陷纠纷时可能会因为不熟悉国外制度而走冤枉路,不幸受伤时可能会因为举目无亲而心生悲凉,无心之举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而演化为挑起争端的导火索,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更是旅途中难以预料防范的潜在威胁……总之,语言障碍、文化隔阂、制度差异等因素使大家的自我保护能力大为下降。如何应对境外旅游安全威胁,应成为每位旅客出行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旅行安全知多少

    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发布的《中国境外领事保护与协助案件总体情况》将领事案件分为社会治安、出入境受阻、意外事故、旅游纠纷、恐怖袭击和劫持人质、政局动荡、疾病疫情、自然灾害(按照发生频率排序)八类,基本涵盖了游客在境外可能遇到的旅行安全威胁。

    社会治安问题是游客在海外最常遇到的麻煩,包括抢劫、盗窃、绑架、欺诈、谋杀等,近年来巴黎频发的抢劫事件便是其中典型案例。巴黎被海明威视为“流动的盛宴”,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然而,这一“梦幻之都”近年来深受社会治安问题的困扰,反复发生的外国游客被抢事件,特别是亚洲游客频繁被抢,大大增加了游客的安全忧虑情绪。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在社会治安问题和恐怖袭击的双重打击下,2016年度成为法国40年来访问人数下降比例最高的一年,造成法国约3万名旅游业从业人员失业。

    恐怖袭击是近年来国际旅游业增长速度下滑的重要原因。由于恐怖分子意图通过袭击平民来制造恐慌,人口密集的旅游景点、交通枢纽便不幸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是近年来死伤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活动之一,由于此次恐怖袭击发生在剧院、体育场、餐厅等游客聚集的地方,造成数十名外国游客丧生,引起全球震荡,也使巴黎这颗闪耀的明珠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受此影响,2016年法国仅接待中国游客160万人次,同比下降了27%。

    政局动荡包括局部或地区战争、国内大规模武装冲突、大规模抗议、游行示威所引发的暴力冲突等;疾病疫情则是指国家或地区出现登革热、黄热病、禽流感等传染疾病病例持续上升的情况。这两种安全威胁杀伤力极大,但可以通过关注全球安全形势、追踪全球重大疫情进行有效规避。目前,中国领事服务网“安全提醒”栏目和“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平台会及时发布安全提醒,安全提醒分为“暂勿前往”“谨慎前往”“注意安全”三个等级,游客出行前可借此了解目的地安全状况。此外,美国国务院在苹果App Store推出了一款名为“Smart Traveler”的应用程序,发布全球各国的资料信息、更新旅行警告,游客出行前可借鉴参考。

    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是旅途中难以规避的安全威胁。潜水、蹦极、滑翔、登山、快艇、极速飞车等娱乐活动及设施固然刺激,满足了人们“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愿望,但却都在高温、高压、高空、高速等特殊条件下运行,是意外事故的频发区。文章开篇提到的1·28沙巴州沉船事件即是快艇中途抛锚所酿成的惨剧。

    除意外事故之外,自然灾害也是一大难以预测的旅游安全隐患。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十分渺小,这时就需要国家为海外公民保驾护航。2015年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附近发生了里氏7.8级的强震,当时大约有4000名中国游客在尼泊尔,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第一时间赶赴加德满都将中国游客全数接回,中国政府的“为民外交”一时传为美谈,“持有中国护照可以把你从任何地方带回自己的家园”亦成为流行一时的爱国新标语。

    与上述安全威胁相比,出入境受阻、旅游纠纷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却关系着出境旅游是否能够成行、旅途质量是否令人满意等问题。出入境受阻指持有效护照及签证,但是在目的地国入境、出境或过境时却受阻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冷静对待,因为根据国际惯例,“他国公民即使已经取得一国签证,该国也有权拒绝入境而无需说明理由”。旅游纠纷是指游客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之间的纠纷,多数情况下指游客与旅行社、导游之间的纠纷,包括景点遗漏是否退费、发生意外事件时的责任追究等。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游客对投诉处理的平均满意度大幅度下降,外方旅行社及导游的服务质量是出国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减分项。

    海外遇事怎么办?

    沙巴州沉船事件固然令人惋惜悲痛,然而细数中国游客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我们发现他们能够沉着应对、多方求援,使得伤亡失踪人数未进一步上升,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快艇沉没后,游客听从船员安排,连为一体漂流待援,为救援赢得时间;漂流待援时,他们不断向过往船只求救,有效展开自救;陆续获救后,他们寻求领事保护,通过中国外交部、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向马来西亚政府施压,敦促其继续搜救失踪人员、全力救治伤者;此外,地方政府也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之,他们积极自救、多方求救,获得了当地警方、中国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帮助,堪称公民在境外旅游安全事故中自救的典范。

    具体而言,海外遇事怎么办?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出国登记自愿填。在出国前或旅途中,可登录中国领事服务网进行“出国及海外公民自愿登记”,只需短短几分钟的信息填写,就可以获得贴心周到的领事服务,包括:获得权威的安全状况提醒,所在国家发生严重危机需要撤侨时第一时间与使领馆取得联系,遇到其他安全威胁需要领事探视、法律援助、翻译时立即获得帮助。由于我国实行自愿登记出国信息制度,并未强制要求公民进行登记,许多游客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服务,甚至对此知之甚少。笔者在此建议各位读者出行前务必登记,以免紧急情况发生时与中国使领馆 “失联”。 (王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