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7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3045083
农田杂草知多少(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1日 《百科知识》2017年第13期
农田杂草知多少
农田杂草知多少

     空心莲子草,多年生苋科宿根性杂草,原产巴西,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空心莲子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作物严重减产;在田埂和田间成片生长的空心莲子草,影响耕作。

    毒麦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田间常见的杂草,盛产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茎可以长到一米高,穗状花序长达10~25厘米;颖果呈紫色。毒麦外形酷似小麦,经常和小麦混生在一起。然而其籽粒中含有的毒麦碱能麻痹人、畜的中枢神经,甚至致其昏迷,被认为是恶性杂草。毒麦大约在半个世纪前传入我国,为小麦田中常见的杂草。该植物系“拟态杂草”,难以清除,常与小麦一同被收获和加工。未成熟的毒麦或在多雨季节收获时混入收获物中的毒性最大。

    早熟禾,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小青草、小鸡草、冷草、绒球草。我国南北方多数省市均有分布,国外除热带国家外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小麦、油菜、蔬菜、果树等,为小麦田中的恶性杂草。

    杂草从何来

    农田里的杂草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它们原本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土地的主人,只不过人类将草原、森林或湿地开辟成农田以后,大部分本地植物尤其是乔木、灌木和湿地植物被迫迁移或消失,那些不愿意离开家园的便留下来,成为了杂草。杂草不甘心被消灭,而是选择在人类的农田及一切空地生存下去。它们大量繁殖后代,从不挑地盘,只要有土壤,哪怕没有土壤,只有一些尘土,如石头缝、屋顶上,都能生存。

    除此之外,杂草还不断使其遗传物质增加,即表现为染色体多倍化。多倍化是植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量,多倍化在杂草起源与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倍化促进了基因组水平与表型水平的进化,大大提高了杂草物种或群体生存竞争能力和繁殖扩展能力,增加了其生态适应性。这一遗传特性同时促使外来种在新生境中成功入侵进而转变为杂草。

    无独有偶,不仅仅是农田,在城市里也有杂草的“近亲”。早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关注了这种现象,在《植物学通报》上发表了观察报告。如果说,人类活动将自然环境改造成农田,造成的杂草进化;那么,人类将农田改造成城市,则加剧了这一过程。令人惊异的是,城市里的杂草与农村几乎一致,正如我们人类有些住在城市、有些住在农村、有些住在草原一样。这些杂草生长环境的多样性,加大了对其防控的难度。对抗恐怕不是最佳的选择,惟有与它们和谐相处才是最佳选择。

    早期,笔者将城市中的杂草称为伴人植物,也有人称之为驯化植物。它们是借助人类活动传播和扩大自身分布区的植物。伴人植物的分布,有些是人类有意识引入后野生化造成的;有些是人类活动无意识地造成它们的传播,包括一些对人类有害的植物和农田杂草等。这些植物可以说很黏人:要么长着钩,如鬼针草;要么长着刺,如苍耳;要么自带降落伞,如蒲公英;还有的具有美丽的花朵,如田旋花,可以作为饲料,人类也就不那么讨厌它们;更有狗尾巴草,其穗状花序是很柔美的……世界各地的伴人植物具有不同的伴人植物区系。藜、猪毛菜等杂草在欧洲和北美都普遍分布,它们是欧洲移民带到北美的;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有57种伴人植物来源于欧洲,11种来源于北非和中非,29种来源于南非,2种来源于亚洲。苍耳

    用历史的眼光看,在农业社会出现以后,杂草也就开始出现了。杂草不断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如《国风·郑风》中《野有蔓草》记载到:“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把这种叫蔓草的杂草与相爱的美人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并不怎么讨厌杂草。《诗经》多以民歌为主,其中的描述应当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实,现代女孩子名字中的常见字“薇”也是一种田间杂草,它是一种豆科植物。《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中也有關于杂草的描述:“罽宾地平,温和,有目蓿,杂草奇木,檀、櫰、梓、竹、漆。”南朝梁江淹《草木颂·杉》有“羣木歛望,杂草不窥”的记载。

    古人办法多

    在古代农书上,人们对杂草并非深恶痛绝。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就是描述古人锄草劳作场面的,这种技艺至今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尤其是在我国偏远山区。对杂草的防治,古人竟然说“锄禾”,禾是庄稼,怎么会除掉呢?原来,锄草的“锄”与除草的“除”不同,前者是给庄稼松土,兼切断杂草地上与地下的联系,同时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控制杂草兼保墒的作用。这样的农活,农民一年要干好多次。过去,农民一旦锄头拿上了手,就要一直忙到收获。古人除草

    《淮南子》一书中有“篱先稻熟而农大褥之”的记载,《孟子》一书则记有“恶栅乱苗也”。这些描述都是提醒农人,要根据杂草的习性进行控制,要提前预防,不使杂草泛滥。

    田间杂草对农作物有很大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丰收。为此,我国古代农民发明了各种农具。周代已重视用工具“以薅荼蓼”的锄草工作。《周记·秋宫》中还提出了四种消灭杂草的方法,分春、夏、秋、冬四季运行,如全面施用,确实可收到效果。例如,夏季除草,把杂草地上部分全部刈割掉。夏天是植物生长发育最旺盛、消耗养分最多的时候,这时候除草,其光合作用停止,根失去养分,必然大部分死掉。这种灭草方法,近代有的地方还在使用。结合消除田间杂草,人们已明确知道绿肥的作用。杂草与庄稼一样,也具有固碳、吸氮或固氮、吸钾、吸磷的作用,其储藏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还田。“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由于有机肥施用,才可能开始出现连作的“不易之田”,而杂草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一定的肥田作用。

    然而,古人采取的以人力为主的物理措施毕竟费力费事,现代农业多不愿采用。于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发明了除草剂这种化学除草方法。

    至于人类和杂草的斗争,大概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赵 菲 (蒋高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