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01547
人类从何时开始以瘦为美(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4期
     1972年,安塞尔·基斯的《慢性病日记》正式采用BMI(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其使用方法是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18~65岁的人来说:BMI在18.5~24.9时为正常;BMI在25~30时为超重;BMI超过30则为肥胖。(中国官方标准认为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大于23.9便是超重了)。在BMI的精确计量下,科学家可以统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胖子比例,每个人都被规划到一个“胖”或者“不胖”的框架之内,肥胖顿时无所遁形。此时,肥胖已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整个社会津津乐道、指手画脚之事。

    與此同时,瘦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经典美术作品中瘦是死亡或者病痛的象征,但到20世纪,瘦意味着精致,象征着力量和自由,是个人自主的象征。精力充沛的面孔、没有多余脂肪的肌肉、苗条的身材成了新时代的女性美的理想典范。

    20世纪正逢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时期,时尚杂志、报纸、电视的出现,审美的趋势第一次被大众传媒推波助澜。于是,瘦就是美,迅速而不容质疑地占据了女性审美的霸权地位。如果说以前束腰的瘦、细腰的舞蹈都还是贵族对女性的要求,到了20世纪,普通民众也接受了瘦就是美的“真理”。电视广告和T台展示的瘦身明星与那些为瘦女人量身打造的时装,似乎更是在编织一项社会公理:瘦即是美。同时给予胖女人以格格不入感,于是减肥变成了女人们最流行的话题,苗条也变成男人选择女人的潜意识标尺。

    为了追求完美的身材,减肥成了终生事业。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自己的身材,时常处于紧张的状态。首次出现“肥胖症”条目的1751年版法国《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业的理性词典》

    “以瘦为美”有了科学证明:越瘦暗示越年轻

    为了更瘦更美,多少女孩走上了“疯狂”的减肥之路。女人真的是越瘦越美吗?科学家对最具吸引力的女性身材的脂肪量进行了研究。

    研究者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人类的审美与生物进化的本能高度相关,那就是我们觉得某个女性的身材迷人,是因为进化驱动我们本能地认为其将来的存活率和生育率都更高。因此,研究者结合肥胖程度与死亡率的关系、肥胖与生育率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为验证该模型,研究团队对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超过1300名受访志愿者进行了调查—让受访者对一系列女性的轮廓图像按照吸引力进行排序。受访者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来自不同的国家。

    研究者用BMI指数来代表女性的胖瘦程度,越瘦的人BMI值越小。上述研究发现,所有国家的受访者,不论男女,对图片的排序结果都非常相似,在使用的研究图片的范围内(BMI:19~40),女性的吸引力与其身材的肥胖程度成负相关。也就是说,人们确实认为比较瘦的女性更迷人。此外,研究还发现,受访者对模特年龄的预测和模特的实际B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原来,越瘦的体型还意味着越年轻。

    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人们以瘦为美的心理机制—人们通常认为的最迷人女性的身材,与那些未来生育力和存活力都最强的年轻女性的BMI完全吻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封面女郎、性感女星的平均BMI值都在17~20之间,时尚界的潮流为何都是以瘦为美。 (础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