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28714
天香飘渺——走进传统合香的香熏之旅(4)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9期
天香飘渺——走进传统合香的香熏之旅

     在宋代的市井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专门卖香的“香铺”“香人”,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街头还有添加香药的各式食品,如香药脆梅、香药糖水、香糖果子和香药木瓜,等等。这是香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在描绘北宋汴京繁华胜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在画的末段描绘街坊闹市的场景中,有“刘氏上色沉檀拣香铺”。所谓“上色”,是指上等成色;所谓“拣香”,即“乳香”。

    作为中国香学发展的鼎盛时代,宋代的香学研究水平也发展到一定高度,香学专著数量众多。宋初成书的《太平御览》已单独列出“香部”,记载前朝与香有关之故实。

    诸家撰写香学著作风气兴盛。这些典籍中,《天香传》从儒家之礼、道家经典和释家典籍等方面论述用香历史、产香以及香材优劣,是我国古代对沉香品质进行评价与品鉴的第一部文献。《天香传》首创中国香文化以海南香(崖香)为研究本位的体例,评断沉香以海南香为最佳,其后,历朝论香者皆以海南沉香为正宗。

    洪刍的《香谱》为现存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对于历代用香史料、香品、用香方法及各种合香配方广而收之,并将用香事项分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和香之法等四大类别,为后世各家香谱所依循。

    曾慥在靖康初任仓部员外郎,他首次以中医药方的“君臣佐使”概念说明合香配伍原则。

    陈敬《陈氏香谱》则如实记录了宋至元初社会用香情况,全面反映了宋代香事活动和宋人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是集宋及宋代以前香谱集大成者,弥足珍贵。

    宋人以海南沉香为本位,建立了较为全面完整的中国香学品评标准。宋代文化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化,文人的品位及爱好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品位标准,海南沉香的包容、内敛、清雅蕴藉特征正好与文人的精神追求吻合,因此成为文人心中好香的标准。

    宋人对香品评的标准主要从烟、气、味三方面进行品评:以烟“达神明而通幽隐”、高举向上、浓郁丰烟、高烟杳杳者为上;气以气润而味清为最佳;味以能持久者为胜。

    “味清、烟润、气长”,不仅是宋人的品评标准,也成为中国香学的品评标准。

    辉煌的宋代文化开启了明清文化的先河,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匠制工艺,明清时代无不蔓延着宋代文化的遗韵流风,其后世诗文作品、瓷器漆器、宣德鼎彝等,都能在宋代找到端倪;但伴随南宋统治的江河日下,香文化辉煌不再,先秦时期的神秘狂放、汉代的大气雄浓、隋唐的华丽壮美、两宋的优雅内敛,皆随着南宋的灭亡而渐渐流失殆尽,中国香文化的中天之日开始西下。

    宋风遗韵

    元时,在民族等级制度压迫下的文人失去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只能归隐山林、寄情书画。在他们的坐课清谈、书画吟咏、郊游雅聚时,香也无不相伴。

    元中后期,线香出现。线香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人们的行香方式,尤其是平民百姓的烧香方式。传统的香具如香炉、香盒等,也都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使用线香的香事中,香盒没有存在的必要,香炉也无须带盖。香炉体积也发生了变化。小型的香插、香桶开始出现,人们用香更加便捷。

    明初“海禁”,禁止民间使用番香及番货,香文化的发展一度处于低谷。明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松弛,思想文化领域呼唤个性解放渐成主流,香文化奢华回归。

    永宣年间,郑和率两万多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用人参、麝香、金银、茶叶、丝帛以及瓷器等与沿途各国交易。在所换回的物品中,香料所占比例很大,包括胡椒、檀香、沉香、龙脑香、乳香、木香、安息香、没药和苏合香等。这些香料除部分供应宫廷外,大部分被销往各地。

    明代宫廷有大量精美的香具,如香炉、香盒、香瓶、香几等;宫廷所用的香,原料、配方、制作与贮藏都相当讲究。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命技艺高超的工匠用暹罗国进贡的数万斤优质风磨铜精工冶炼,并使用金、银、锡、锌及各色宝石,制成了一批精美绝伦、名传青史的铜香炉。这就是后世仿制不绝的宣德炉。

    宣德爐是宋代仿古鼎彝之风的延续,大多仿夏商周礼器之形,参照的典籍则是宋代的《考古图》《宣和博古图录》。与其说它上追三代之风,不如说是承接宋代仿古遗韵。明铜象耳宣德炉

    元代的文人被逼飘零江湖,明代的文人则以更高姿态从精神世界“下凡”到俗世。造园的凿石引泉,雅集的摆弄古董……斋室和家具的艺术化使这个时代成为异常讲究生活雅趣的时代。文人把香视为名士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焚香为风雅时尚之事,对于香料、香方、香具、薰香方法和品香都颇有研究。

    明代高濂撰写《遵生八笺》,描写“焚香鼓琴,栽花种竹”。此书提及“隔火熏香”之法,言“烧香取味,不在取烟,以无烟为好,故须‘隔火’;隔片以砂片为妙,银钱等物俱俗不佳,且热甚不能隔火”。同时期,瞿仙亦在《焚香七要》中记载:“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取味则味幽香馥,可久而不散,可用隔火。”

    明代以诗、书、画三绝著称的文徵明,也是香中高手。他的《焚香》诗云:“银叶荧荧宿火明,碧烟不动水沉清。纸屏竹榻澄怀地,细雨清寒燕寝情。妙境可能先鼻观,俗缘都尽洗心兵。日长自展《南华》读,转觉逍遥道味生。”

    明朝制香、用香基本是宋风遗留,方法大多出于宋代;但制作更为精细,香品形式也更为丰富。到了明代,线香的制作技术已完全成熟,且广泛流行。明后期,已能制作较细的线香,也不用“范模”,而使用挤压机械将香条挤出。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今人合香之法甚多”,线香“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连翘、大黄、黄芩、黄柏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筒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 (宋青鸾)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