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8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3263919
北海,风从南洋来(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5日 《百科知识》2018年第24期
     早期历史上,北海是指俄罗斯远东的贝加尔湖地区。那里曾因是苏武牧羊的旧地,故而留存着中国人对于极北之地的文化记忆。而今天,人们口中的北海则位于南国广西,它是全国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之一。

    北海之地,古往今来的理想启航点

    相比汉代典籍中“北海”之名的久远,广西北海的名字直到清代才出现。《广西通志》说:“北海之名,首见康熙元年(1662),因市区北面滨海而得名。”史书中,此北海更多以“合浦”或“廉州”之名现身。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廉州府,古百越地,秦为象郡。汉初属南越国,武帝平南越属合浦郡。后汉因之始治合浦县。”

    合浦汉墓出土文物

    据邓家倍先生的考证,合浦郡先后辖徐闻、高凉、临允、朱卢、合浦五县,相当于今天粤西南和桂东南约3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秦代开凿灵渠之后,人员和物资从中原出发,进湘江、过灵渠,入漓江、桂江,接西江、北流江,过桂门关就可以抵达合浦。北连中原不仅加速了合浦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来自中原、来自巴蜀、来自湖广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有了新的出海口。宋代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中就记录有商人在合浦所辖钦州地区与四川之间进行贸易,“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于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

    地形上,北海扼守北部湾之东,是古往今来人们前往中南半岛和印度洋的理想起航点。地理学家评价这里“南滨大海,西距交趾,固两粤之藩篱,控蛮獠之襟要。珠官之富,盐池之饶,雄于南服”。从行政管辖的历史上看,在清代以前,无论是合浦还是廉州,都隶属广东而非广西管辖。因为在古代岭南的海洋城市体系中,北海一直都是以广州为中心的“通海夷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浦汉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在合浦的400多座汉墓中,发掘出大量琥珀、玛瑙、琉璃、水晶以及具有浓郁中亚风格的玻璃器皿和黄金饰物。考古学家们鉴定认为,那些用琥珀雕成的狮子、青蛙等工艺品正是古代印度或欧洲的舶来品。与此同时,新加坡、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爪哇島等地先后出土了大量中国汉代的纹夹沙硬陶和纹硬陶以及五铢钱等文物,从出土陶器的彩釉和胎质的花纹分析,其与合浦汉墓出土的中原陶器一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合浦在早期海上丝路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广州、泉州、宁波等海上丝路的大港相比,合浦港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合浦港距离南洋更近,向南航行更加便捷;其次,合浦港地处亚热带,属于典型的季风性海洋气候。在早期无动力航行时代,具有良好季风条件的合浦无疑是最佳的放洋地点。《汉书·地理志》就明确记载说汉武帝曾遣使者从合浦等港口出发,能远航至东南亚和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行船可五月,有都元国……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赉黄金杂缯而往。”至元二十四年(1287),元代政府正式宣布广西开放沿海互市,并把廉州沿海巡检司改为市舶提举司,以迎接海外蕃船,管理港口事务。原来,小小的北海一直沐浴着来自南洋的风。

    北海老街,欧风东渐的博物馆

    旧时,因地处南粤边沿,北海的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南朝宋时才有了城门建设的记录:“元徽二年(474),始立州镇,穿山为城门,以威服狸獠。”府城的建成更是晚至北宋:“元祐中创筑土城,绍圣四年(1097)重修。”即使到了清代晚期,北海城的规模依旧有限:“隆庆以后,屡经修筑,环城为濠。有门三,城周五里有奇。”那时的北海城,放眼望去“沿途旷野平原,一望无际。未开垦者十之八九,殊为可惜”。

    北海老街

    今天,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的日趋成熟,北海的区域优势愈加凸显。2017年,北海GDP增长超过10%,成为广西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伴随经济增长,北海的城市风貌也愈加现代。市区东西主干道的北部湾路高楼林立,新兴的电子信息企业接二连三的分布。向北是沿海的景观大道,这里聚集着奢华的酒店和连排的高品质新建社区。景观大道向西,穿过美丽的海滨公园,就能来到著名的北海老城。

    老城沿珠海路东西延伸,保留着100多年前北海开埠时的历史风貌。1876年,英国人借“马嘉里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烟台条约》,条约新增武昌、芜湖、温州和北海四处通商口岸。作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通商口岸,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港口条件,强烈地吸引了西方列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美国、奥匈帝国8个国家接踵而至,他们在这里划地建楼,设立领事机构,拓展商务活动,寻找殖民代理人。商人、传教士、冒险者也纷至沓来,一时间,洋行、教堂、电报局、电影院、新式的学校和医院拔地而起,很快就在北部湾东侧的海边崛起一座欧陆风情十足的小城。

    与之前“人穷住竹瓦,竹瓦住穷人”的竹篱竹瓦的简陋市镇街景相比,开埠后的新式砖木骑楼的大量出现,真可谓彻底改变了北海的城市风貌。最先出现的英国领事馆即是二层券廊欧式建筑,随之法国领事馆、北洋建洋关(海关)大楼、英国北海普仁医院、北海大清邮局等一座座更高更大的西洋公共建筑开始在北海出现。随着开埠的深入,北海的商业日渐繁荣,至20世纪初,“风鹤无惊,闾阎静谧,至于土地比年来垦辟既广而房间亦倍增于曩昔,视此景象,嗣后北海一隅可成富庶之区矣”。到了20世纪20年代,“北海为钦廉四属一大商埠,中国南部之巨港,铺户达三千强,居民亦四万余名口。车马辐辏,商贾云集,外洋轮船亦寄泊于此”。 (刘小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