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68679
京畿东省兹门户,水舸陆车汇路程(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19年第13期
     最高驻防官员城守尉的衙署是清初圈占而来的一组四合院建筑群,顺治十一年(1654)改建后具有明显的满族特征和军事色彩。整个衙署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前半部分是办公场所,后半部分是城守尉及其眷属的居住空间。衙署中建有前锋房、箭亭,大门外设置木栅,并立有满族祭天所用的索伦杆。

    城中其他官兵的住宅配给,按居住条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普通士兵各分有小型四合院一套,一般有北房三间、东西偏房两或三间、南房两间,质量低劣且位置偏僻,满城不会因为这些下层士兵家中人丁滋长而增配给他们住房,待房屋年久失修后,他们通常也没有经费去维修。

    中下级军官骁骑校、笔帖式等一般分有相对宽敞的中型四合院,院中有北上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客厅三间,北上房左右各有一间单开门的耳房,两厢房南侧立有影壁,将整个院落分隔成内外两个部分。
, 百拇医药
    高级军官居住的是大型四合院,内有北上房五或七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两厢房间立有垂花门,门外有东西偏房各两间,为杂用所使或仆人所居。外院的南客厅与里院的北上房位置相对,门前有三至五级石阶,内有木质隔断。在忠义观念和尚武精神的影响下,八旗子弟大多信仰关公。从记载来看,德州满城内至少有两座关帝庙。当时,在德州北厂运河东岸还有一座天后宫(也称海神娘娘庙)。这座天后宫修建于道光年间,由曾中武状元的本邑驻防旗人昌伊苏在任台湾总镇后旋归故里时所建。后年久圮废,昌伊苏的后人将庙中神像移于住所南园建新殿供奉。

    德州满城有大、小两座教场,供驻防官兵“操演技勇,时时练习骑射”。小教场设立于顺治十一年(1654),在城内东北隅;大教场设立于雍正三年(1725),在城东门外。在训练弓马骑射的同时,各驻防地也普遍重视旗人子弟的文化教育,纷纷建立书院、学堂。德州的正谊书院就是在光绪十六年(1890)由山东督粮道和满洲驻防捐资所建的“旗学生肄业之所”,大致位于今石芦街的石芦小学南部。

, 百拇医药     德州驻防的旗人子弟有尚武传统,更注重武举考试。自嘉庆时期允许驻防八旗子弟于所在省份“应文武乡试”后,德州旗人考取武举的有四十名之多,为当地考中武举人数的三分之一,而文举则远远落后。清末兴办新学,正谊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劝学所,辛亥革命后又改为石芦小学堂。此外,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有官员提议于“德州旗营,改练新操,添设翻译学院”,由于缺乏相关记载,最终是否建成已不得而知。

    德州古城图

    官兵生计来源

    德州驻防旗兵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分得的旗地和按期领取的俸饷。设立满城之初,清廷圈占了德州周边不少的土地分配给驻防官兵,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驻防官员和普通旗兵都还领有一定数额的俸饷。官员的俸禄主要有俸米、俸银和随任官地等,随任官地在官员离任时要被收回,以分配给继任官员使用。除常规的银、米外,旗兵还能不定时、不定额的领取一些非常规抚恤,如战时俸饷、红白事例银、灾荒赈济等。抚恤的数额一般不小,如乾隆四年(1739)兵丁领取红白事赏银的标准是:领催、甲兵等白事赏银六两、红事赏银三两,匠役白事赏银四两、红事赏银二两。这些钱对底层兵丁的生活帮助很大。
, 百拇医药
    德州驻防在山东沾化县邵家庄有马厂地。乾隆以后,部分马厂地招垦收租,所得租银主要用途就是给驻防兵丁发放红白事例银等福利。德州驻防旗兵的经济来源还有马干银。清朝以骑射立国,驻防的八旗官兵要饲养战马。除划定专门的马厂饲养外,满城内也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军马。政府将饲养这些军马所需的草料物资换算成银钱补贴给养马的旗兵,这就是马干银。马干银因季节不同数额也有所不同。由于外出作战时旗兵要自备武器,清廷还在春秋两季为他们发放火药银。此外,清廷对驻防官兵还有不定期的赏赐。如:乾隆十三年(1748),曾奖赏给外出作战的德州驻防官兵“一月钱银,以示体恤”;乾隆皇帝数次南巡途经德州时,都曾赏赉年七八十以上的驻防兵。

    湮没历史深处

    驻防初期,德州满城的旗兵除军事任务外,也负责缉拿匪盗、查禁邪教、守护仓库等地方性事务。康熙时期,鉴于驻防军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有“震骇乡农”而加深民族矛盾的情况,地方性事务都转由当地绿营管理,这样也有利于驻防官兵专注骑射,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 http://www.100md.com
    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国家的衰落和政府的腐朽,武备废弛、官兵腐化、战斗力减弱日益成为八旗军队中的普遍现象。当时德州驻防的兵员也早已怠于训练,在满语和骑射的考核中大多成绩不佳,“技艺均属生疏,骑射尤劣。鸟枪兵,计其著牌人数,十仅得五;而中牌次数,亦仅十三;施防连环,亦未娴熟”,甚至有在作战中逃跑的现象。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裁旗兵月饷,让他们另筹生计。此后,满城里的少数富家经营商业,但多数贫困的底层旗人或出卖劳力,或沿街叫卖,有的甚至远走他乡。在清末旗人生计问题严重时,清廷也曾多次替旗兵赎回他们变卖的旗地。辛亥革命后,存世200余年的德州满城终成历史,但城内军队的建制仍予保留,直到1928年才被裁撤。

    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放松了归旗制度,允许德州驻军在当地置产,并为贫困旗人拨坟地40亩,以便他们能在驻防地安葬。从此,德州驻防旗人真正扎根在了他们守护的这片土地。清朝灭亡后,当地的满族人仍然聚居在德州城东北部,并保有一定的民族性。在饮食习惯上,他们仍然不食狗肉;服饰还是习惯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亲属称谓上还保留着“麻麻”“大大”“姑爷”等满语遗存。随着近些年来的城市改造,德州满族人聚居的情況逐渐改变,他们已分散在德州市的各个区域,先辈们的往事和德州满城一样,成了历史的记忆。, 百拇医药(李大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