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9年第20期
编号:13445874
WHO“三大战役”(上)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9年第20期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是一部涉及全球每個地域、跨越人类诞生之后每个时期的惊心动魄的血泪史—胜利的喜悦、拉锯的烦恼……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把天花、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列为计划消除的3种传染病—1966年、1988年、2000年,第19、41、53届世界卫生大会分别计划了“三大战役”:在全球“力争用不太长的时间消灭天花”、2000年前消灭脊髓灰质炎、2020年前消灭麻疹,而天花是迄今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性疾病。

    大戏落幕—WHO:“天花灭绝”

    2019年10月25日,是“人类天花灭绝”40周年纪念日。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10月2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庄严宣布:1979年10月25日,是“人类天花绝迹日”。那么,这一“宣布”依据何在?

, 百拇医药     原来,1977年10月26日,全球的最后一例天花患者被治愈,在两年核查时间内,再没有发现过天花病例。

    中国的天花灭绝,是在更早的1961年6月—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天花患者胡小发痊愈出院。

    天花肆虐—“镰刀”割遍天下

    光学显微镜下的天花病毒:外形近似长方体,长边约为400纳米

    “亲爱的,请给我最后的恩典,如果御医不能挽救我的生命,就请把他们杀掉!”一个女病人这样对她的丈夫说。她是法国勃艮第公国女王奥斯特里基德,得的是历史上最古老而可怕的疾病—天花。

    天花是由空气中的一种传染性病毒—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从公元前一两千年到距今二三百年间,死亡率最高的不治之症—天花横行无忌,谁也无法幸免,只待死神接见。残暴的女王求生不得,只好报复御医泄愤……中国清代皇帝23岁的顺治、19岁的同治,都死于天花。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奥地利皇帝约瑟、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俄国皇帝彼得二世,也在18世纪死于天花。“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自己的额角,会吃掉稀世珍宝、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天花就是莎士比亚的这把“横扫的镰刀”,迫使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人人平等”。欧洲在17世纪死于天花的有4000万人,在18世纪死于天花的更是多达1.5亿人……总之,“横扫的镰刀”让历史上约5亿人死于天花!
, 百拇医药
    虽然得了天花的人只有10%~20%丧生,但幸存者中却有10%~15%的人会终生在脸上留下“天花印记”—痘斑,成为麻子,例如,康熙、咸丰就是如此。

    主角登场—少年蝶化名医

    中国是向天花宣战的先行者—到16世纪中叶,中国就最早成功发明和完善了“人痘接种术”,企图降服天花。

    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妻子、诗人玛丽·蒙塔古夫人,为了让英国受惠,在1721年向英国建议推广人痘法,旋即在欧洲大陆迅速传播,继而又越过大西洋传到美洲。1764年,总想开风气之先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不顾朝臣劝阻,决定引进人痘法,于当年10月的一天把胳膊伸向种痘刀。

    但是,人痘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一定每次都有效:有相当数量的接种者,不是患上预期的轻微“人工天花”,就是患上严重的恶性天花,给自己留下累累痘痕,甚至引起天花的流行而使数不清的人命丧黄泉。
, 百拇医药
    爱德华·安东尼·詹纳

    因此,寻找一种更好的预防天花病的方法显然迫在眉捷。

    时代终于造就出了一位英雄—免疫学之父、英国医学专家爱德华·安东尼·詹纳。

    1749年5月17日,詹纳出生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的小镇伯克利一个牧师之家。詹纳8岁时种过人痘,还因此引出了后遗症之一—耳鸣。于是,他从13岁起就开始到一家医院向内科医师丹尼尔·拉德罗学习解剖,当内科医生。为了得到更多的医学知识,书本不离手、学习刻苦不辍的詹纳于1770年去了伦敦,曾在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学习,成为外科医生、英国病理解剖的创始人约翰·亨特的学生。1793年回到伯克利之后,已经44岁的詹纳,成为格洛斯特郡的内科和外科名医。

    大戏揭幕—詹纳“长袖善舞”

    1796年的一天,挤牛奶的姑娘萨拉·内尔梅丝发高烧昏迷,请名医詹纳诊治,被詹纳诊断为“天花病”。他知道当时天花病没有良药可治,为了安慰姑娘的最后岁月,不得不对姑娘隐瞒病情,开了几片退烧药,把姑娘打发走了。
, 百拇医药
    几天后,詹纳在医院遇到了健在的内尔梅丝姑娘。他百思不解:为什么“天花病”唯独“宽容”她呢?他决定到姑娘所在的牛奶场看个究竟,结果发现天花病不仅危害人类,还侵袭奶牛。牛出天花时,乳房上也长出被称为“牛痘”的脓胞。当挤奶人接触到这些脓胞之后,手指上也要长出一个个小牛痘。他还得知,在整个奶牛场中,凡是长过一次牛痘的人,就再也不患天花—虽然症状与极其轻度的天花有点相似。由此,詹纳从中敏锐地意识到,给人种牛痘就是获得天花免疫的安全方法。

    詹纳决定做人体试验。可是,谁也不愿冒风险当“试验品”—当时流行的是种人痘。

    德国画家格马尔德·冯·波阿尔德20世纪初绘制:詹纳给詹姆斯·菲普斯接种牛痘

    机遇来临了。詹纳雇的园丁—农场牧工菲普斯太太的大儿子,在种人痘之后刚刚死去,她不愿体弱多病的小儿子詹姆斯·菲普斯重蹈覆辙,就在听说詹纳发明牛痘法以后,自告奋勇让小儿子去接种。1796年5月14日,詹纳从内尔梅丝身上的牛痘脓胞里抽取了少量液体,直接注射到快满8岁的詹姆斯·菲普斯身上。如事前所料,詹姆斯·菲普斯在10天之后逐渐康复。詹纳又给他种了一次牛痘,果然取得了免疫力—此后他再也没患天花。, 百拇医药(陈仁政)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