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9年第24期
编号:13434551
通观纵览话“三希”(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9年第24期
    

    三希堂乃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用书房,其后继诸帝亦承而用之。因物以主贵、品以位高而名满天下,更因《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之刊布而如雷贯耳。檐下小小书斋之容膝斗室质朴无华、乌金拓帖、淡淡书香,与窗外煌煌大内之巍峨宫殿、玉砌雕栏、凤阁丹陛、朱墙黄瓦,形成鲜明对比,相互映衬。太和殿乃皇权之象征、君势之所凝,三希堂则是艺脉之所系、文气之所聚,分别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最为经典之双向两极,值得一表。

    书斋名号

    三希堂位于紫禁城养心殿之西暖阁,原名温室,乾隆十二年(1747)岁次丙寅,高宗钦命其名,曰“三希堂”。

    在中国传统时代,作为个人身份标志的姓、名、字、号,自主程度大不相同。姓乃与生俱来之符号,最难更改;名与字则由家族长辈取定,本人一般情况下不能选择,虽偶有成年后自更名、字之人,却因被视作不孝之举,而少有此为者。作为补救,古人可自拟别号,简称号,乃个人志趣与价值取向之体现。透过别号,可感悟其精神特质与境界追求。
, http://www.100md.com
    而书斋名号,属文人别号之一种,衍生于家族堂号。数千年来,名门望族多拥有本家族之“堂号”,形成望族堂号文化,乃传统文化一大景观。有得于帝王所赐官爵者,如汉将马援后人之“伏波堂”、唐人郭子仪后人之“汾阳堂”等;有得于彰显祖先遗德者,如东晋谢安后人之“东山堂”、北宋赵普后人之“半部堂”;有得于承继前辈文脉者,如亚圣孟子后人“三迁堂”、宋儒周敦颐后人之“爱莲堂”等便是。自宋代始,文人雅士多喜将“堂号”署款于诗文书画作品,效用更加彰显。作为社交符号,堂号逐步演化为个人“斋名”,即“某某堂”。此外,常见者尚有斋、室、屋、楼、房、馆、阁、轩、舍、居、庐、亭、庵、园等,统称“斋馆堂号”,而取名为堂,则渊源有自,最为正宗。

    书房中陈设、收藏、布局、格调,可集中体现斋主之情趣、境遇、嗜好、学养。清帝大多聪明天纵,髫年就傅,受教翰林,学养深厚,崇尚斯文,耽嗜风雅。乾隆帝更是出类拔萃,立志高远,于任何领域皆不甘居后,定在人先,追求完美,自命“十全”。透过“三希堂”号及其堂内陈设,即可略窥其根柢、品位、襟怀、理念。
, 百拇医药
    “三希”何来

    “三希”之名,当有二解:

    一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语出宋儒周敦颐之《通书·志学》,后人将其归纳为“三希真修”,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旨在自勉,并激励天下士子立志高远,精进不息。与佛教之“三皈大戒(皈依僧、皈依法、皈依佛)”、道教之“三炼实功(精炼气、气炼神、神炼虚)”共存互补,异曲同工,体现出宋儒心性修养理论之恢弘气象与坚实基础。乾隆帝以“三希”为堂号,无疑来自其就读于上书房时,恩师蔡世远自取之斋号“二希堂”之直接启示。

    蔡世远,字闻之,福建漳浦人,康熙四十八年(1799)己丑科二甲第29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雍正初年,世宗以其淹通经术、品学兼优,命直上书房,教导皇四子弘历(即后日嗣位之乾隆帝)。后其官至礼部侍郎,卒谥文勤,追赠太傅,其堂号择曰“二希”。世远尝自作记云:“学问未敢望朱文公,庶几其真希元乎;事业未敢望诸葛武侯,庶几其范希文乎?”其意乃以古贤自期,以真德秀、范仲淹为楷模也。然世远效法宋儒,沉潜濂、洛、关、闽之学,阐发周、程、张、朱之理,对濂溪之“三希真修”自当烂熟于心,铭记于怀,且大有感悟;然只用“二希”者,以“圣希天”非常人所能企及,而不可有此非分之想。世远以其进士出身,上书房翰林,兼有“天子门生”(殿试例由皇帝主持,题名者皆被视为天子门生)和“门生天子”(上书房乃皇室子弟学校,未来皇帝必由此辈中产生,皇子一旦登极,翰林则成帝师)之双重尊贵,却将此高遠追求留给储君弟子,其深意昭昭自明也。其平生所著,裒为《二希堂文集》,计15卷,乾隆帝亲为之序,以示尊敬,笃念弥深;后又谕,正文体,举世远之文为标准;复命收入《四库全书》,以期流布远久。此番乾隆帝自取堂号,进“二希裒为”为“三希裒为”,并亲撰《三希堂记》,对世远先生当时言语记述甚详,使世人皆可领悟其翰林帝师引领其路、预留其阶之大慧睿思以及门生天子心领神会、青出于蓝之灵性。
, 百拇医药
    其第二解,当释为“珍稀”。古文“希”与“稀”通,“三希”即指三件稀世珍宝。在当时,这两层含义并重。乾隆帝博学多识,尤擅书法,在继承列祖列宗收藏的基础上,刻意搜求历代书法珍迹,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尤对王氏一门之墨宝深爱至极,顶礼膜拜,神交久矣。即位后,更效法唐太宗,下诏广求王氏墨宝。凭天子之尊,倾举国之力,广征博取,大有斩获。至乾隆十一年(1746),已将羲之《快雪时晴帖》、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尽收囊中,龙颜大悦,遂将三墨宝藏于书斋,不时把玩,因以“三希”为堂号,以记此盛事。至乾隆十五年(1750),“三希堂”已收藏晋以后历代名家134人之墨迹340件,拓本495种,可谓空前绝后,美不胜收。

    快雪时晴帖

    巧思妙对

    堂名之取,一语双关妙不可言;而陈设布置,亦当审慎思量,匠心独运。

    乾隆帝御笔亲题“三希堂”三字,制成匾额,张挂于御座上方。匾额两侧又集古人诗句成对联一副,亦亲署之,分置于匾额之下,右侧为“怀抱观古今”,左侧为“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出自晋宋年间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所撰《斋中读书》,“深心托豪素”出自晋宋年间诗人颜延之所撰《五君咏》之第五首《向常侍》。作为《向常侍》开篇之句,“豪”与“毫”通,“豪素”所指为笔与纸。, 百拇医药(邸永君)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