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10
编号:13478734
琉璃花开紫禁城(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百科知识》 202010
     太和殿顶的跑兽,九龙壁上的腾龙,宫门前的彩色雕花,这些建筑装饰形态各异,却都是由同一种材料—琉璃制成的。琉璃,也称“流离”,最初用于形容陶器表面的釉质流光溢彩。据考证,“琉璃”一词源于古印度语,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后来又慢慢演化出“琉琳”“玻理”“璧流离”“缪琳琅”等词。对于不熟悉琉璃制品的人来说,看到“琉璃”二字常常会与“玻璃”混淆,其实只要想想北京紫禁城那金灿灿的琉璃瓦殿顶,你就不会再搞混“琉璃”和“玻璃”了。

    琉璃瓦上的历史

    紫禁城,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的明清皇宫,其中有15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使用了琉璃构件,除了琉璃瓦,还有琉璃螭吻、琉璃墙砖、琉璃花等琉璃装饰物。琉璃烧制技术最早出现于商周时代,但将琉璃用于建筑构件则是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北魏时有史书记载,当时有人将琉璃瓦件用作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华丽宫殿,琉璃带来的璀璨和辉煌让人觉得那仿佛是神明之作。在唐代和宋代建筑中,琉璃构件的使用则更加普遍,到了明清时代,琉璃瓦已经成为很多重要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据统计,中国至少有25个省份至今保留着古代琉璃建筑,足见琉璃构件在古代建筑中应用之广。
, http://www.100md.com
    琉璃烧制是一种陶瓷工艺,主体为陶坯(胎体),二氧化硅约占胎体成分的50%~70%,三氧化二铝约占20%~30%,琉璃表面晶莹剔透的釉质是由二氧化硅与其他金属氧化物混合而成。釉质中金属氧化物比例不同,烧制后会显现出不同颜色。紫禁城中最令人震撼的是黄色琉璃瓦,如果你站在景山上向南眺望,阳光下的黄色瓦片会在你眼前汇成金色的海洋。为什么明清皇宫要选用黄色作为琉璃瓦屋顶的主体颜色呢?这与古代的五行说有关。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土地之色为黄色且居于中部,故黄色为中央之色。选择以黄色琉璃瓦铺设皇宫殿顶,以示皇权居于正中,统摄四方。

    紫禁城中的殿顶琉璃瓦并非只有黄色,还有以绿色、黑色琉璃瓦铺设的建筑,此外亲王、贝勒等皇族也可以在府邸使用绿色琉璃瓦。明代,太子讲学设于文华殿,该建筑使用了绿色琉璃瓦,后来被嘉靖皇帝改作皇帝用宫殿,又换成了黄色琉璃瓦。收藏《四库全书》等古籍的文渊阁则采用了黑色琉璃瓦,这是因为黑色对应着五行中的水,藏书之地最怕火灾,在传统观念中,黑色琉璃瓦能以水克火。另外,古代匠人还将一种很俏皮的琉璃瓦拼接方式融入了皇宫建筑,这就是“剪边”。“剪边”是指屋顶琉璃瓦的主体颜色与边缘(屋脊和檐口)颜色不同。紫禁城中有一座非常特别的建筑,是乾隆年间修建的一座佛堂,名为雨花阁,其殿顶分为三层,中间层是黄色琉璃瓦配蓝色剪边,最底层是绿色琉璃瓦配黄色剪边。活泼灵动的剪边也常用于园林建筑,讓亭台楼阁更加俏丽多姿,如宁寿宫花园中的碧螺亭,亭顶主体为孔雀蓝琉璃瓦,紫色琉璃瓦为剪边,点缀在屋脊和檐口,增加了小亭的色彩层次。
, 百拇医药
    琉璃瓦的颜色关乎建筑的等级和功能,琉璃瓦的大小也有学问。与一目了然的颜色不同,瓦片的形制是一般人很难注意到的细节。据《大清会典》记载,按其规格琉璃瓦件可分为“一样”至“十样”,等级最高、最大的为“一样”,等级最低、最小的为“十样”。但研究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清代皇宫中公认等级最高的建筑—太和殿的殿顶没有使用最大的“一样”。此外,遍寻紫禁城也没有发现规格为“十样”的琉璃瓦件。可见,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铺设过“一样”和“十样”的琉璃瓦件,从“二样”瓦到“九样”瓦这8个规格,才是最常见的琉璃瓦件。太和殿殿顶采用了最大的“二样”黄色琉璃瓦,等级次之的保和殿则采用了“三样”瓦。下一次你去故宫游玩,可别忘了观察殿顶琉璃瓦的小细节。

    与琉璃世界相遇

    想近距离领略建筑上的琉璃之美,紫禁城是绝佳选择。位于乾清宫前的天街,将这座皇家宫城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建筑庄严肃穆,所使用的琉璃构件也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殿顶上;内廷建筑上的琉璃构件则更加丰富、精美、华丽,除了最常见的琉璃瓦,大门、照壁、亭子、宫墙、花坛等处都有造型多样的琉璃制品,俨然一个露天的琉璃博物馆。
, 百拇医药
    虽然紫禁城的外朝建筑上琉璃构件种类相对较少,但是也有内廷建筑上绝不会出现的琉璃装饰。紫禁城殿顶垂脊上的琉璃跑兽随处可见,但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上的跑兽数量最多,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一共10个。特别是排在第十位的行什,你只能在太和殿上看到,内廷宫殿上无法看到它的身影。

    ▲ 太和殿上的吞脊兽

    ▲ 保和殿上的吞脊兽

    太和殿正脊上的吻兽,俗称吞脊兽,也值得细细品味,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吞脊兽(总高3.4米,重4.3吨),而且还藏着这座建筑的时代密码。要找到密码,你首先要走到位于太和殿北侧的中和殿,给太和殿上的吞脊兽拍一张照片,再给保和殿上的吞脊兽拍一张照片,当你对比两幅照片,会发现有一细微的差别,比如,太和殿上吞脊兽上的剑柄与保和殿上吞脊兽上剑柄的形状是不同的,后者剑柄的顶部偏向了一边。明明可以采用完全一样的吞脊兽,为什么工匠要在这样微小的细节上下功夫,增加施工难度呢?其实,这个细节差异并非设计者或者建筑工匠刻意而为,而是因为两个貌似双胞胎的吞脊兽,并非“出生”在同一个时代。太和殿曾经历过多次大火,在不断修复的过程中,琉璃构件基本上换成了清代的烧造式样,但幸运的保和殿一直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吞脊兽依然是明代琉璃构件的模样。, 百拇医药(田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