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21
编号:13793666
征服衰老 叩问永生(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21
     人类,作为动物大家庭的一员,先天受困于自己的经验和思维结构。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正处于一种指数发展的趋势中,人类用了几千年完成了其他动物几千万年才完成的升级,从地面行走到天空翱翔;又用了几百年到达了其他生物几十亿年都未抵达的太空。我们正处于一个剧变的时代,任何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今因为科学开始逐渐变得可能。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永生真的那么好,而且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达到永生,那么为什么自然界几乎所有动物都没能进化出永生的能力呢?”

    答案是:永生不利于生物種群通过自然选择,容易被自然环境淘汰。

    请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假如小明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二十多岁,身高177厘米,受过良好教育,长得帅气(意味着他的基因不错),按理说他不会缺女朋友。可是小明的爷爷是一个长生不老者,虽然爷爷只有小学文凭,但是他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却依旧身强力壮,岁月的流逝在他身上沉淀下来的只是成熟稳重的性格和远远超过小明的财力。虽然他没有小明高,也没有小明帅气,但是绝大多数女性还是愿意找小明爷爷这样的男性作为伴侣,而不是小明,即使他的基因更好,和他结婚能生出更健康的后代。人类后代的抚养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动物,女性在挑选长期伴侣的时候会更倾向于选择更能给她提供资源的男性。

    于是,聪明又高大帅气的小明单身了。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老人都像小明爷爷那样不会老呢?于是年轻的“小明”们全部单身了。他们没有后代,从今往后所有的人类后代都是“爷爷们”的后代。如果这发生在动物种群中,意味着该种群所有个体的基因全都是高度相似的,且不会再改变了。因为种群个体都高度相似,所以疾病在种群中更易传播;因为种群基因变化越来越小,这个种群也会更容易被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淘汰。

    过去,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依靠无方向的突变来适应环境的改变,所以要受到寿命界限的掣肘。但是永生所带来的问题,在掌握了技术的人类眼中却显得不那么致命。古往今来,从游猎采摘到刀耕火种,从田园牧歌到高楼大厦,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人类本身的生物特征却没什么太大变化,因为人类种群是靠知识、科技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在环境的,而非依靠基因突变。

    回首过去100年的世界历史,人类的平均寿命提升之快远远超过之前的几千年,获得不老之身也许并不遥远。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可以操纵基因避免衰老,运用新的技术解决现在无法解决的难题,那时拥有了“神的能力”的人类还能被称为人类吗?不老之身真的可以带来幸福的人生吗?这样的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这样的叩问可能永远不会停息。, http://www.100md.com(邓唯珂)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