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23
编号:13789371
唱响梅州山歌(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23
    

客家歌仙“刘三妹”



    在广西壮族的民间故事中,流传着“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她聪慧机敏,歌声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在粤北客家人中,也流传着一位“歌仙”,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三妹。据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新兴(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山歌)之人。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今称歌仙,凡作歌声,无论粤民与瑶壮山子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事实上,刘三妹是梅县松口客家人,此地山歌以抒情、缠绵、悠扬、婉转而名扬天下。作为客家人的“歌仙”,刘三妹展现了客家人在歌唱艺术方面的杰出才华。

    ▲ 梅县松口古镇
, 百拇医药
    在众多流传的故事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罗隐—刘三妹对唱山歌”。相传有一位内心有远大抱负但却不得志的青年名叫罗隐,在隐居山间的日子中,他每天写山歌来自娱自乐,借以消磨自己内心的傲气。有一天,他在和山下村民聊天时得知,刘三妹不仅山歌唱得好,而且还放话说“若有男子唱山歌可以赢过我,我便以身相许”。听到这番话后,罗隐内心平复已久的傲气又重新在内心奔涌。于是,他便驾着一艘小竹排,慢慢地划到了刘三妹所在的村庄。只见岸边一个清秀的客家女子正在挑水,罗隐便向她打听刘三妹的住处。这位正在挑水的女子放下担子,打量了一下罗隐,微笑着说:“请问这位阿哥,你有多少山歌?”罗隐傲气十足地回答:“不多不少,有九船山歌。三船在省城,三船在韶州,还有三船已跟着我撑到了岸边。”女子听后,莞尔一笑,便劝道:“阿哥我看你还是请回吧,看样子你并不是刘三妹的对手。”罗隐惊愕地问:“何出此言?”女子并没有回答他的问话,而是轻舒歌喉唱道:“石上刘三妹,路上罗秀才,人人山歌肚里出,哪有山歌船撑来?”原来,这位挑水的女子就是刘三妹,她的歌声果然不同凡响,开口就把罗隐给镇住了。罗隐翻遍船上那一本本挖空心思写出的歌本,竟然一句也对不上来,气急之下罗隐把三船山歌书一股脑儿扔进了河里,含羞而退。从此,刘三妹的大名在客家人中流传甚广。
, 百拇医药
    

山歌对唱显真情



    梅州山歌分為独唱、对唱和尾驳尾对唱等形式。

    独唱主要是一个人进行演唱,歌者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吟唱,以舒缓劳作的疲惫心情;或者借独唱来完整地表达内心情感。对唱是由两个人或者是两组以上进行一唱一和的演唱形式,其中最普遍的是男女对唱。客家人经常以这种方式进行比赛,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回答问题,通过对唱问答的方式分出胜负。此外,客家男女也常常用对唱的形式来表达爱意,在对唱的过程中含蓄地唱出自己的情意。尾驳尾对唱是梅州山歌中一种独特的对唱方式,是顶真的一种变体。在形式上属于对唱,但是又与普通的对唱迥异有别,演唱的形式主要是前一位歌者的最后一句成为下一位歌者的第一句。这种首尾相连的演唱形式在梅州地区的斗歌比赛中出现最多,一般被运用于即兴对歌,十分考验对阵者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 http://www.100md.com
    ▲ 电影《刘三姐》剧照

    梅州山歌最大的特色就是真情流露,并以“对唱”的形式为主。除了真情流露之外,梅州山歌也以唯美著称。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创作的《送人离别水东西》就是这一代表,其诗被编入《人境庐诗草》诗集。“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这首山歌描写的是一位女子的情郎登船启程,女子急忙赶到河边用真挚深切的歌声打动了船上的情人,最后情郎弃程而返和女子长相厮守的故事。尽管这首山歌言辞朴素,但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中说:“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遗意。采其能笔书者,得数首。”事实上,古人写诗歌往往追求“诗中有画”,这首情歌凸显了这一美学理想。它不仅是诗中有画,而且是奇妙的连环画:在上阕中,采取了双关手法,用“梨”来谐“离”,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在下阙中,采取了双关、隐喻的手法,将歌唱者内心中的离别不舍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形象鲜明、意境清新的梅州山歌,既包含了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著音乐的特色,颇富情趣。梅州山歌也唱出了客家人期盼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真实情感,是独具客家地域风情的一朵文化奇葩。, http://www.100md.com(古亮锋 庞颖怡)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