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8665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陆汉斌
第1页

    参见附件(113KB,1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容易延误诊治,病情加重,影响预后。早期诊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74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共74例,男51例,女2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婴幼儿期10例,学龄前期18例,学龄期46例。发病的首发症状:脐周或上腹部疼痛者45例,发热者19例,胃肠道症状者10例。有典型的右下腹压痛者42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56例,正常者18例。从开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24 h内的41例,24~48 h的12例,48 h以后的21例。52例在入院1~5 h内手术,另22例在入院后密切观察12~24 h即行手术。

    2.治疗及结果 本组早期诊断的病例仅占55.4%(41/74),误诊率达28.4%(21/74),74例均行手术治疗,无病例死亡。术后诊断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41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阑尾穿孔8例,穿孔率10.8%(8/74)。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腹腔残余脓肿2例。

    讨论

    小儿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由于小儿各系统的发育不成熟,所以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1,2]。本组病例能早期诊断的病例仅占55.4%(41/74),而有21例在发病48 h后才能诊断,误诊率达28.4%(21/74),其中有5例经观察72 h之后才能诊断。误诊的疾病有:急性胃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胃肠痉挛等。分析其误诊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正确诉说病痛,而且不配合检查。急性阑尾炎的首发症状以发热、腹泻、呕吐、吵闹等为主,容易误认为上感、急性胃肠炎和胃肠痉挛等;②小儿的腹肌薄弱,肌紧张不明显,阑尾的位置较高,盲肠的游离度较大,右下腹压痛不典型,难于确诊;③小儿各系统发育不健全,其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对炎症反应较强,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和脱水等症状[3]。④炎症累及阑尾壁全层,易发生坏疽、穿孔,而小儿的大网膜短小,不能包裹病变处,穿孔后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中毒症状严重,病情危重。根据这些临床特点,我们对可疑的病例进行密切观察,大多数的病例均得到及时诊治,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腹腔残余脓肿2例,经治疗均痊愈,治疗效果满意。笔者认为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小儿阑尾炎有其病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一经确诊或高度怀疑,应及时手术,并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对婴幼儿及异位阑尾炎等疑似病儿,如果经过6~12 h的密切观察仍不能排除阑尾炎者,则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③小儿体液代谢较旺盛,身体发育还不成熟,各系统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对病程超过24 h者,术前应注意患儿有无脱水、中毒及低钾等状况,合理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④对腹腔有脓液者,术中先作腹膜小切口吸出脓液,然后等长切开腹膜,并将其外翻固定于皮肤保护巾上,使“切口腹膜化”,才进行腹腔内的操作,以避免脓液污染切口;对已被脓液污染的切口,冲洗腹腔干净并缝合腹膜后,以甲硝唑、庆大霉素等药液反复冲洗切口,更换手套和器械,再缝合切口,尽可能地减少切口感染及残余脓肿的发生率。⑤除清洗腹腔外,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肠粘连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 域,高 娣.小儿阑尾炎误诊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5):937.

    [2]孙秀丽.小儿不典型阑尾炎的早期诊断[J].医药产业资信,2005,2(12):59-60.

    [3]王 东,刘风涛.小儿急性阑尾炎128例诊治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5):526-527.

    (编辑:潘明志)

    (广西柳州市柳东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