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9033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陈永东 唐铭璟 卢智珍
第1页

    参见附件(236KB,2页)。

     【关键词】 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监护

    临床研究证明,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残率[1]。我院于2004年9月~2005年12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74例,男51 例,女 23 例,年龄17~68 岁,平均47岁;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43例,颅底骨折并脑挫伤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行气管切开9例,GCS 评分3~8分,平均5.6分,排除心衰、严重休克未纠正者。

    2.方法 给予冬眠合剂微泵持续静脉滴注,待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后,采用 HGT200 型亚低温治疗仪控温毯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温度设定为33~35℃,4~12 h患者肛温逐渐降至 33~35℃,持续 4~10 d 。复温均采用自然复温法,先撤去物理降温,以每 1~4 h 复温1℃的速度让体温自然恢复,当肛温恢复至 37℃时,使患者体温稳定于该温度,将冬眠合剂逐渐减量至最后停药。

    3.结果 治疗过程中,出现心率失常11例,血压下降4例,体温不稳定5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电解质紊乱3例。因病情变化自动出院和死亡12例,恢复良好45例,中度至重度(含植物生存)7例。

    护理措施

    1.环境与体位 置患者于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病房,室温20~25℃,室内空气定时消毒。由于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有意识障碍,呑咽咳嗽反射迟钝或消失,唾液易流入呼吸道不能排出,应予平卧位,适当抬高头部20~30°,少搬动,翻身、拍背时动作宜轻柔缓慢,以免出现循环不良及体位性低血压。

    2.温度管理 待患者应用冬眠药物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后,根据患者年龄调节冰毯温度,年龄偏小和偏大者冰毯温度稍高,毯面水温温度通常设在6~10℃之间,一般每小时降低1℃,使肛温维持在33~35℃之间,降温困难要查找原因。体温若低于33℃,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体温低于28℃时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因此,体温监测是亚低温治疗的重要内容,以肛温为标准依据,每30 min测一次并记录,对于体温过低的患者,应适当降低冬眠合剂的量,必要时停用,并采取保暖措施。本组5例患者在降温开始后出现寒颤而致降温困难,按医嘱静注维库溴胺4 mg,以后2 mg/h静注,同时减缓降温速度,观察寒颤反应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经上述处理,寒颤症状消失。停止亚低温治疗时,先将亚低温治疗仪温度调至35~36℃,让患者体温自然恢复,再逐渐减少冬眠合剂的量,最后停用,切忌突然停用,以免病情反复,若体温不能自行恢复,可采用加盖被子、置温水袋等方法协助复温,复温期间要注意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复温过快有可能并发颅内压升高,应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

    3.循环系统监护 采用多参数监护仪24 h对患者进行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肢端循环的动态监护。心率过快或过慢,应针对病因予以处理,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律不齐,说明微循环障碍,冬眠过深及体温太低,应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暖,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低温期间常发生低钾血症,应注意及时纠正。本组有11例发生心率失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达120~160次/min,考虑可能与低温和冬眠药物有关,经减少冬眠合剂用量后好转。

    4.呼吸功能监护 亚低温治疗的患者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可使呼吸减慢,呼吸道分泌物变粘稠,痰液不易排出,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易进入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感染,加重脑缺氧。因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进行有效的吸痰,在每次吸痰前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从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5~10 ml,每次吸痰时间以10~15 s为宜,以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吸痰后再滴入10~15滴,并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颜色及气味。定期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及时发现特殊细菌感染并按医嘱有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抗生素。雾化吸入 4次/d以防气道干燥和痰痂形成。

    5.胃肠功能监护 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率为30%~50%[2],加上低温状态可使凝血功能障碍,易引起消化道出血,一般多主张采用H2受体拮抗剂早期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早期留置胃管以了解上消化道有无出血情况,同时还可较早地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本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置胃管,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每次注入流质前先抽吸胃液,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是否有腹胀、恶心、呃逆、呕吐、解黑便等,本组1例出现排黑便,早期发现立即经胃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4~8 mg、冰盐水管饲等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

    6.神经系统观察 亚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可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应提高警惕,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如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头痛加剧、恶心、呕吐、脉搏变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等,均是早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生命体征紊乱和对侧肢体瘫痪,多为脑疝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颅内压(ICP)监测主要通过ICP监护仪进行,一般以2.7 kPa作为需要降颅内压处理的界限,发现ICP≥2.7 kPa,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有资料显示,甘露醇的蓄积可因其漏入组织间隙而加重脑水肿,颅内压监测可及时、直接反映患者对甘露醇治疗的反应,指导调整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引起治疗的失败或引起更严重的后果[3]。

    7.基础护理 亚低温治疗中,对皮肤的观察可反映出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皮肤花斑,说明末梢血液循环差,此时需要加强护理,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和血管解痉药物,同时加强体表的按摩,特别是受压部位的按摩,勤翻身拍背,以防止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冻疮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江基尧,朱 诚,张光霁.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5):317-318.

    [2]李学芳,李 莺. 重型颅脑损伤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2):230.

    [3]顾 伟.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监测[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06-408.

    (编辑:凌 琼)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 53802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