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51810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选择的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右江医学》 2007年第6期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手术时机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23-03中图分类号:R657.5061文献标识码:A

    胆石症患者胰腺炎的发生率约为无胆石症患者的4倍,胆源性胰腺炎所占急性胰腺炎的比例约为50% 以上,其所占急性重症胰腺炎症的比例为80%左右,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应重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将其手术时机选择的现状作一综述。

    共同通道学说及发病机制

    Opie[1]提出“胆汁反流共同通道学说”,认为结石从胆囊下落嵌顿胆胰共同通道,胆汁反流胰管内激活胰酶自身消化引起急性胰腺炎。Acosta等[2]倡导的“胆石移动学说”,认为胰腺炎是结石移入或通过终末胆管,导致oddis括约肌痉挛而触发。Lerch[3]认为结石梗阻或乳头括约肌狭窄或痉挛引起胰液流出的减少可能是胰腺炎的最初发病因素。但目前已证实胰液的排放受胰管开口括约肌的控制,且胰管内的压力高于胆管内压, 故胆汁一 般不会返流入胰管。最近钱礼[4] 对共同通道学说提出异议,认为一般情况下,胰管的压力大于胆道的压力,即使有共同通道阻塞,胆汁也不会流人胰管,共同通道仅长3~5 mm,直径>5 mm的结石必然会堵塞胰管开口,胆汁不能进入胰管,故此认为ABP发病单纯是胰管开口堵塞所致,而非胆汁反流。共同通道梗阻引起胰液返流入胆道比胆汁返流入胰腺更为重要。虽然“共同通道”学说仍有争议,但近年来,更多的证据如用ERCP和EST(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来治疗AP的成功等越发支持和完善了“共同通道”学说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