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900455
术中超声在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右江医学》 2009年第5期
     【关键词】 低级别胶质瘤;术中实时超声;判断肿瘤残余;生存质量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608-02

    中图分类号:R 739.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56

    脑胶质瘤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复发,同时保留正常的神经功能以改善生存质量[1]。低级别胶质瘤(如WHO分级Ⅰ~ Ⅱ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或混合性胶质瘤等) 开颅后皮层表面不能提供任何线索对肿瘤进行定位。传统的外科手术计划与进程多凭借术者对影像资料的理解和临床经验。因此常规手术切除肿瘤残余率高,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近年来,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技术,即通过超声扫描实时反馈信息协助手术[2],在各种神经外科手术中获得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对低级别胶质瘤的实时定位,判断肿瘤残余,控制胶质瘤切除范围等应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1.术中超声对肿瘤的定位

    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WHO 分级Ⅰ~ Ⅱ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或混合性胶质瘤等,手术中不易区分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开颅后单纯依靠脑组织的颜色、质地等不能对肿瘤进行定位,盲目的探查可能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虽然神经导航系统和术中MRI 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问题[3],但其费用昂贵,操作复杂,开颅后易受脑脊液丢失、脑组织移位等因素影响而产生术中漂移,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时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