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976919
护理干预对盆腔放疗患者腹泻的预防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罗爱菊,兰艳平
第1页

    参见附件(95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盆腔放疗患者腹泻的影响。

    方法 将66 例进行盆腔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指导自我按摩、限制过多活动、限制部分食物供给、饮水指导、心理干预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率较低。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盆腔放疗患者腹泻情况。

    【关键词】 护理干预;盆腔放疗;腹泻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2-0170-02 中图分类号:R 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2.028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及直线加速器的普及,放射治疗在盆腔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盆腔照射损伤较大[1]。腹泻是盆腔放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盆腔放疗后腹泻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出现持续严重腹泻不仅增加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而且会使机体内的大量水分和胃肠液丢失,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长期腹泻者还会因机体无法吸收营养物质而导致营养不良[2]。我科对盆腔放疗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盆腔放疗前大便正常且无肠道病变患者6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3 例,男9 例,女24 例,宫颈癌20例,卵巢癌3例,膀胱癌3例,前列腺癌7例,平均年龄(40±5)岁;观察组33 例,男10 例,女23 例,宫颈癌18例,卵巢癌3例,膀胱癌4例,前列腺癌8例,平均年龄(41±4)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观察组护理干预方式 ①指导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在放疗前1 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嘱患者每日晨起后收缩肛门5 min,频率可与呼吸频率一致,然后即入厕排便。每日坚持进行,养成定期排便的良好习惯。②指导自我按摩:自我按摩是很重要的一环。按摩前先排空小便,然后按揉天枢、中脘、足三里,以顺时针方向按揉,力量以能耐受为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10 min。③活动指导:限制过多活动,多卧床休息,除去夜间睡眠时间外,白天卧床休息至少4~6 h,腹部宜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必要时可用热水袋,以减少肠蠕动。④限制部分食物供给:饮食指导有着重要意义。患者在饮食上要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进食温和性食物,避免刺激性、过敏性、高渗性食品及过冷、过热、过硬、产气性食物(如辣椒、豆制品等),不食用多纤维素的蔬菜、多脂的鱼肉、咖啡及饮酒。⑤饮水:摄入适量的水分,每日饮水量为2000~3000 ml。每日督促患者执行,发放纸笔记录执行情况。⑥心理干预:护士每周2~3次主动与患者交流,每次10~30 min不等,及时了解患者思想动态、顾虑等,鼓励患者及时说出感受,从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除精神压力,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和苦恼。

    (2)对照组给予盆腔放疗常规护理。

    3.效果评定标准[3] 两组均在放疗第1 天开始观察疗效,至放疗结束后1个月。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发生改变,大便为水性(每日大便多于300ml)及大便次数增多,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腹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大多伴有里急后重。按腹泻程度分为:轻度(2~3次/天)、中度(4~6次/天)、重度(7~9次/天)、严重腹泻(10次以上/天)。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观察组对干预措施的执行程度 观察组患者能全部坚持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者占87.88%,依从性较好。见表1。

    2.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率较低。见表2。

    讨论

    1.盆腔放疗患者腹泻发生的可能因素 ①放射性肠炎。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可引起小肠和大肠的肠璧炎症性疾病,为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病理改变主要累及肠黏膜和血管结缔组织,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及直肠出血[4]。②精神心理因素。癌症对患者产生的精神压力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而精神心理的异常变化对中枢神经的不良刺激,可引起胃肠失调。放疗时,患者常常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2]。③活动过多,肠蠕动活跃。放疗患者在放疗前或放疗初期,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忽视多休息的重要性,频繁活动导致肠蠕动活跃,易致腹泻。④饮食结构。喜食油腻、辛辣、高纤维的食物,导致肠蠕动加快。⑤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药物也可干扰排便的正常形态,如长时间的服用抗生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导致腹泻[2]。

    2.盆腔放疗患者腹泻的危险性 ①会使机体内的大量水分和胃肠液丧失,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长期腹泻者还会因机体无法吸收营养物质而导致营养不良。②癌症本身是对患者的一个严重打击,腹泻更加重了患者的苦恼,增加了患者精神上的负担,从而减少或丧失对治疗的信心。③反复腹泻可能造成肛门或肛周皮肤损害,呈现糜烂、溃疡等。

    3.各种护理干预的可能机制 ①每日清晨行缩肛活动,可增强肛周肌肉的收缩力度,预防肛周肌肉松弛;按时排便,可及时清除肠道废物,减轻肠道不适。②长期坚持自我按摩。中脘为胃募,天枢为大肠募,故取二穴以调整胃肠之运化与传导功能,复以足三里,可通调胃肠气机,水精四布,小溲通利,则湿滞化而大便转实[5]。③限制过多活动,可减少胃肠蠕动。④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多纤维素的蔬菜及其他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牛乳、乳制品、多脂的鱼肉,勿饮酒,可减轻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减轻胃肠负担,保护胃肠黏膜,避免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⑤充足的水分能补充消耗。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因素是影响腹泻的主要因素。情绪紧张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2]。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积极疏导。平日经常和患者谈心,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深信医护人员会尽心尽力地救治和护理,告知盆腔放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解释发生腹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并请已经缓解的患者亲身说教,使患者解除顾虑,调整好心理状态,帮助恢复其正常排便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关心。

    正常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只关注癌症的治疗,而忽视了腹泻,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解除或缓解盆腔放疗患者腹泻的痛苦,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盆腔放疗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腹泻(P<0.01),减轻患者排便痛苦,观察组患者能全部坚持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者占87.88%,依从性较好,证明此法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和坚持,值得临床推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5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