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936383
腭裂修复同期行中耳鼓室置管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右江医学》 2010年第3期
     【关键词】 腭裂;中耳置管;护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3-0373-02 中图分类号:R 782.2+2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73

    腭裂性中耳疾病主要是渗出性中耳炎,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腭帆提肌是咽鼓管开放的主要肌肉,由于两侧腭帆提肌、腭帆张肌中线连线中断,止点前移,软腭缩短,导致两侧肌肉肌力薄弱而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产生负压致鼓室积液形成分泌性中耳炎。由于腭部裂开,食物及唾液直接刺激咽鼓管口周围组织,以至于鼻咽部黏膜、腺样体慢性炎症,咽鼓管咽口肿胀,影响了中耳的通气引流,细菌容易经咽鼓管扩散至中耳引起病变,出现传导性耳聋。导致患儿在语言学习,说话交流方面受到明显的影响,妨碍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正常发育[1]。既往对腭裂患儿以单纯性修复腭裂关闭裂隙为主,忽略了听力的恢复。我科自2007年9月~2009年12月对36例腭裂患儿行手术修复的同时进行中耳探查及置管,对恢复听力,有效防止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腭裂患儿修复同期行中耳置管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腭裂患儿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4~7.5岁,平均5.8岁,其中完全腭裂26例,不完全腭裂10例,在36例患儿中有6例曾有耳科就诊史。

    2.治疗方法 均在全麻下进行。消毒耳廓,外耳道及鼓膜,在0度鼻内窥镜的引导下,于鼓膜前下象限切开鼓膜,吸尽鼓室分泌物,积液黏稠者以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配成的注射液冲洗鼓室,再行负压吸引,直至干净,根据患儿的年龄及鼓室情况置入大小合适的哑铃形硅胶鼓膜通气管,并留置6~12个月,术后2~3周用抗生素滴耳,每日1~2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