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91074
2%氢醌乳膏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李燕红 钟金宝 植翠崧
第1页

    参见附件(2289KB,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2%氢醌乳膏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方法 100例女性黄褐斑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2%氢醌霜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2%氢醌乳膏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74.0%,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2%氢醌乳膏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比单纯采用2%氢醌乳膏治疗的疗效好。

    【关键词】 黄褐斑;2%氢醌乳膏;针刺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289-02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15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中医称为“面尘”、“黧黑斑”,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时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1],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目前中西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与药物虽多,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我所采用2%氢醌乳膏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50例,并与单纯使用2%氢醌乳膏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9月~2010年10月我所中医科门诊黄褐斑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8~50岁,平均40岁,病程2~22年,平均13年。所有患者6周内均未使用外用药物以及其他系统性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年龄、病程、严重程度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评分标准 按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2]对患者进行评分,①皮损面积评分:0分为无皮损,1分为面积<2 cm2,2分为面积2~4 cm2,3分为皮损面积>4 cm2;②皮损颜色评分:0分为正常肤色,1分为淡褐色,2分为褐色,3分为深褐色。总积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100例中总积分2分8例,3分24例,4分40例,5分16例,6分12例。

    3.诊断标准 诊断根据《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2]的诊断标准: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排除患有慢性肝、肾、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妊娠以及哺乳期妇女,对氢醌过敏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4.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2%氢醌霜(商品名:千白,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联合针刺治疗:氢醌乳膏每日分早晚各一次外涂患处,持续使用12周;配合针刺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阿是穴(皮损局部)为主穴,肝气郁结型加太冲、行间、合谷,脾虚湿盛型加丰隆、脾俞,肾虚型加肾俞、太溪。四肢躯干部穴位用0.3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进针0.5~1.0寸,手法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阿是穴根据皮损大小,评分2~4分取三支0.25mm×20 mm一次性针灸针,评分5~6分取5支0.25 mm×20 mm一次性针灸针在皮损部位围刺,进针0.2寸,不行针,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周,12周后记录结果。对照组单纯采用2%氢醌乳膏治疗,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嘱使用物理防晒剂隔离防晒。

    5.疗效判定 根据《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2]的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或皮损基本消失;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60%,颜色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0.5。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不明显;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6.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74.0%,治疗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0、7.44,P<0.01。见表1。

    讨论

    由于美容方面的原因,黄褐斑常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各种治疗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并不显著。黄褐斑一般以局部外用对症治疗及物理治疗为主,系统用药主要适用于外用疗效不明显或者起辅助治疗的作用,不作常规疗法。临床上外用氢醌作为脱色剂治疗黄褐斑有肯定疗效[3-5]。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氢醌有共因子多巴存在时, 被Tyra 氧化为羟基苯醌,同时产生少量苯醌,作为酪氨酸的竞争性底物, 无论在体内或体外, 都能有效地抑制黑素形成[6]。

    祖国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一是肝气郁滞,血瘀于面;二是脾虚不能生化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养;三是肾水亏而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脏腑失调,污浊之气上蒸于面,瘀滞而成斑,故又有“无瘀不成斑”之说。针刺治疗黄褐斑历史悠久,杜翠云等[7]运用针刺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褐斑患者血清促黑激素以及过氧化脂质水平较正常人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正常人低。针刺疗法可使黄褐斑患者血清促黑激素以及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上升[8],这可能是针刺治疗黄褐斑的机理之一。

    本组针刺治疗方案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阿是穴(皮损局部)为主穴,肝气郁结型加太冲、行间、合谷,脾虚湿盛型加丰隆、脾俞,肾虚型加肾俞、太溪,体现了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滋肾养阴的治则。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取脾经之血海,胃经之足三里,具有调血气,理血室的功效。曲池、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二穴合用共奏行气活血之效;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阿是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诸穴合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气养血的目的,使腠理得养,瘀祛新生,肤色光亮润泽。

    综上所述,使用2%氢醌乳膏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比单纯使用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好,针刺在治疗中可以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疗效确切。针刺作为一种无害性治疗方法治疗黄褐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 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4-1044.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病学杂志,2004,37(7): 440.

    [3]陈 斌,毕志刚.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4):242-24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8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