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6年第6期
编号:11856285
中药配伍的艺术
http://www.100md.com 1996年6月1日 《祝您健康》 1996年第6期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各种性能的中药经过配合后,会产生复杂的药理变化。有些药物配合后,可加强药效;有些药物配合则可使药效减弱;也有些药物相配后会产生剧烈的毒性作用。因此,多味药同用,不是把药物进行简单的堆砌,也不是单纯将药效相加,而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适当配伍,规定必要的剂量,按一定的组织原则配合而成。这些组织原则的基本要点,即是中医常说的“君、臣、佐、使”。

    如何识别中医处方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呢?主要是根据药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来区别的,这只要有一些中药、方剂的粗浅知识,识别起来并不困难。其次,可根据用药次序、药量的轻重、药力的大小等来区分。如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麻黄汤,处方为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6克。麻黄辛温发汗,祛风驱寒,在方中起主要作用,用药顺序列前,药量独重,药力亦大,是为君药;桂枝辛温,次序在后,药量稍轻,药力稍缓,协助麻黄发汗以祛风寒,便是臣药;风寒感冒多兼有咳喘,故以杏仁宣肺平喘,是为佐药;甘草列最后,药量轻,药力缓,在方中起调和诸药的作用(亦称药引),则系使药。

    在中药的配合应用上,还必须注意“七情合和”的规律。所谓七情合和,就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以上七种情况,除单行是药物独自发挥作用外,相须、相使是药物的相互促进作用,相畏、相恶、相杀、相反是不同程度的对抗和抑制作用。临床配药时,相须、相使多用,相畏、相恶、相杀少用,相反一般不用。尤其是中医的十八反(如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甘草反海藻),十九畏(如人参畏五灵脂,丁香畏郁金),应视为禁忌。

    中药配合应用,虽有比较严格的规律,但临床应用之时,还须根据病情的缓急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和生活习惯等灵活运用。如: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个人体质强弱不同,而且还有偏寒偏热以及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不同情况。老年人气血衰少;生机减退,患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虚证宜补,而邪实须攻者亦应慎重,以免损伤正气。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且生活不能自理,多病于饥饱不匀,寒温失调。故小儿用药,忌投峻剂,尤其慎用补剂。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少雨,其病多燥寒,用药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多雨,其病多温热,用药宜清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药如用兵”,才能切合病情,收到预期的效果。, 百拇医药(纪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