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7年第5期
编号:11855788
摆脱心中的魔鬼
http://www.100md.com 1997年5月1日 《祝您健康》 1997年第5期
     杨医生:您好!

    当我得知您是一位心理医生后,我决定向您透露,倾诉我没有向任何人说过的心里话,希望您能帮我摆脱心中的苦恼。

    我从小性格内向,朋友少。自尊心相当强。15岁考中专失败后,精神就一直处于压抑状态;18岁、19岁又连续两次考大学失败,最后就读于一所中专。接二连三的失败,使我陷入了痛苦的泥潭,整日心情烦躁,爱发脾气,人际关系也搞得很紧张。尤其是一次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我是“面瘫”后,我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但我又不愿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活在世上,于是我决定放火烧死与我同住8楼的76个学生,以一命之价换取震惊世人的影响。在我正要放火的瞬间,我突然感到害怕、犹豫,火没有放起来。此后的两年多时间,这种谋杀念头一直没有消失,我故意放纵自己,抽烟、喝酒、赌博,甚至故意制造人际关系紧张,寻找杀人的借口。直至毕业后环境发生了变化。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就每天都在日记本上写下“不想了”3个字,由于现在没有什么与自己矛盾很深的人,想不起杀人的理由,所以,那种危险的念头也就逐渐减少了。但思考能力、记忆力却明显下降,头脑里乱极了,有时我真想跳楼自杀。杨大夫,我该怎么办?我还会出现那种危险的念头吗?希望您能帮帮我。

    一个痛苦的人

    痛苦的朋友:你好!

    认真看过你的来信,作为心理医生,我能理解你的苦恼,也愿意帮助你,更希望你能很好地配合。

    我分析你是患上了一种叫“伴有情绪和品行问题的适应性障碍”的心理障碍。由于你连遭挫折后,加上性格内向,朋友又极少,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支持,使过大的心理压力持续存在,以致感到前途茫茫、没有希望,在沮丧、绝望中,你又不甘心,便产生了“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的错误心理,这几乎把你引上了害人毁己的绝路。

    适应性障碍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尤其是你已认识到自己有心理行为方面的异常,主动寻求帮助,就走对了第一步。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挫折总是难免的,这就如同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进、是退、是走、是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命运。看了你的信,我想起两个人的话。一个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说过的:“当得意之时,须寻一条退路;当失意之时,须寻一条出路。”另一个是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埃尔莎,她在谈起自己成功的诀窍时,总忘不了一件童年往事:她向家人诉说学校的午餐糟糕得不能下咽,但母亲不相信这件事,她毫无办法。父亲对此默不做声。却带她登高俯瞰一个广场,当她瞧见条条曲里拐弯的街道都通向广场时,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明白了吗?我亲爱的孩子,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如此,假如你走的一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就试试别的。”在以后的生活中,她总不忘记父亲的教诲,每当她碰到困难,甚至身逢绝境,也从不灰心气馁,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想像力,找到通向目标的出路。“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成了她克服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著名服装设计师的“金钥匙”。所以,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理解“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内在含义,也用这把“金钥匙”去寻找一条理想的出路。

    首先你要改变看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过去你只看到前途茫茫,因而感到自己完了,整日处在沮丧、绝望之中,现在我建议你反过来想想,是不是你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从你的处境中找到希望和看到光明。具体做法分为4步:一是找出所有的消极想法,一一记在纸上;二是对每一条消极想法都从以下4点进行盘问:①这种想法的支持证据是什么?②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或替代想法,即找出相反的证据来。③这样想有什么利与弊?④这种想法在逻辑上有什么错误吗?把盘问的结果也一一记在纸上;三是在盘问的基础上,找出认知活动中的曲解、逻辑错误,如看问题太绝对、太片面,或主观臆测、过度引伸等;四是找出逻辑错误后,建立合理的想法。随着合理想法的建立,你的心绪自然就会逐渐好转。其次是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参加社交活动及体育锻炼,这有利于分散你的注意力,减少不良情绪的困扰。再则从你信中看出,你目前尚有比较严重的消极忧郁情绪,如果有条件的话,我建议你最好去看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在他们的指导下服点改善情绪的药物,问题可能会解决得更快更好。

    杨司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