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1853982
养心为先 必获大寿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1月1日 《祝您健康》 2000年第11期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活到84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翻了一番还多。纵观庄子的养生观,不难发现他“养身必先养心”的思想。庄子认为,人之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交替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要担心“老之将至”而畏惧死亡,应顺其自然,颐养天年。因而,他提出“少私多寿”、“寡欲多寿”、“清静多寿”的养生主张。后人便把“少私”、“寡欲”、“清静”誉为养心三法。

    庄子始终把精神调理作为养生的重要支柱。他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疾之根。最大的思想之患奠过于患得患失,最大的精神负担莫过于名利枷锁。私欲熏心、追名逐利、斤斤计较,必致神劳精亏。积怨成疾,“殆而已矣”。如果剔除求名贪财之心,不以外物累其心,物质财富“取之有道”。心地坦荡,知足常乐,必获大寿。据现代医学资料统计,在21岁至46岁年龄段中,乐观开朗者与精神抑郁者患病死亡的比例为2:18。

    所谓养心者,即节欲炼心也。庄子主张“人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抑性欲,就不会损肾伤精;节食欲,就不会贪吃伤身;寡权欲,就不会逢迎伤神;少物欲,就不会图财富命。凡嗜欲、纵欲、贪欲者,欲而无度、欲壑难填,邪恶的事、肮脏的事,违法犯罪的事他都敢干,既腐蚀灵魂又折磨筋骨。“多行不义必折寿”。庄子推崇“寡欲”。主张对欲望(食欲、物欲、性欲、财欲、权欲、名欲等)一定不能纵,而是要加以节制,推之避之,不使惑其心,安其身。心安气定,人的寿命方可不期长而长。

    庄子认为“清静为天下正”,“静默补病”。他首创了以“空头、心静、身松”为要领的静坐功。“静中养生”是他倡导的养生法则。人在静默状态下想像一些恬静、幽雅的环境,或回忆一些惬意的往事,不仅能消除肌体疾劳,而且更能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现代生理学已初步揭示了这个奥秘:人在静养状态下精神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积累的效益,自然会使寿命延长。清静还能磨炼自控能力。“老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必能养成健康的心境和体魄。

    总之,庄子认为“病由心起”。人欲长寿,不能只注意养身而忽略养心,其实养心比养身更重要。“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养生之极至乃善“养吾浩然之气”。人体有浩然之气。百邪不敢侵。百病不近身,健朗康庄,可得长寿。

    (编辑 士 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