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66458
踏石,未必都能踏出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祝您健康》 2007年第5期
     近年来,走鹅卵石路健身法在各地风行。大大小小的公园乃至居民小区里都砌了鹅卵石路。每到清晨或傍晚,等着踏石的人甚至排成了队。一些居住条件比较好的人还在自己的小院内、阳台上铺了一条鹅卵石小径。走鹅卵石路健身有理有据

    按照中医的原理,给足部的穴位以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在鹅卵石路上走走或者跑跑,刺激刺激脚掌上的经脉穴道,不但能醒脑提神,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而且还能强身健体。”这是大多数健身人的共同认识。

    美国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鹅卵石的健身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人每天在圆滑的鹅卵石小径上行走半个小时,连续行走4个月后,他们的高血压会显著降低,而且,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也都有明显提高。领导这一研究的约翰·费舍尔指出,按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高低不平的鹅卵石路表面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这与针灸有些类似,通过刺激某些穴位,就可以改善身体和精神健康。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法伊·霍拉克表示,这次研究为下列观点提供了证据: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可以推迟或预防人体老化。霍拉克说:“这种健身法对老年人非常有益,因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庭系统的感受器功能会下降,但经常在不平坦或不稳定的路面上行走,你实际上是在主动使用前庭系统,它的功能可能因此得到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国内一位走鹅卵石路健身的老人说,他过去患有高血压,经常偏头痛,走路眩晕,但自从去年每天坚持在鹅卵石上散步后,走路不眩晕了,偏头痛也逐渐消失。

    走鹅卵石路健身不是人人都适合

    关节炎患者不宜:沈阳体育运动学院有关专家认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鹅卵石健身方式。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所专家黄光民认为,如果盲目选择走鹅卵石路健身,有可能健身不成反伤身。专家提醒说,患有寒凉性疾病的人,脚部怕着凉,必须保暖,不适合赤脚接触‘冰凉的石头;患有关节炎和脉管炎症的病人,血管弹性差,受冷刺激后会加剧血管痉挛,使血流更加缓慢,不利于新陈代谢。

    足部疾病患者不宜:脚部有损伤(包括关节胀痛、拉伤、扭伤等)、炎症(包括长骨刺和脂肪垫等)还未痊愈的人,不宜进行走鹅卵石路健身。发生过足跟骨疼、脚趾腱鞘炎和囊肿、趾骨骨折连走路都要靠穿有软垫的鞋来减少摩擦的足病患者,更不宜走鹅卵石路,否则可能会加重脚的损伤。
, 百拇医药
    患有骨关节疾病的老年人走鹅卵石路有讲究: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应注意控制走鹅卵石路的时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明江华副教授介绍说,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和骨质疏松,关节远不如年轻时光滑。如果在高低不平的鹅卵石路上走得时间太久,反而会加剧磨损。造成膝关节肿胀和疼痛。明江华副教授指出,老年人健身应避免走长路,走鹅卵石路的时间应是早晚各15分钟左右为宜。另外,老年人在爬楼梯时关节负重是平时的4—5倍,走长路后上楼也要尽量扶着栏杆或墙,且不要跨步上台阶。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容易出现下肢血管病变,末梢血液循环不好时,最好不要走鹅卵石路。特别是脚已经出现破溃或是感觉特别迟钝的患者,一定不要走鹅卵石路。作为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极大,患者可能面临截肢等危险,而足部损伤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诱因。患者出现下肢血液循环不好时,感觉往往迟钝,痛觉、触觉、冷热都不敏感,若有损伤,往往感觉不到,这样就可能造成更大伤害。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与脚摩擦,尽管对脚的损伤不大,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不大的损伤也许就会酿成大祸。

    此外,暴露在外的鹅卵石上不免沾有灰尘和各种细菌,所以,脚部有外伤的人要避免赤脚行走,以防病菌从伤口进入,引起感染。对脚部已有感染的人,像足癣等,本身就会导致一些皮肤破损,如果光脚在鹅卵石上走,很容易感染其他病菌,引发一些继发性感染。需要提醒的是,即便脚部没病的人,走完之后也应该洗脚。由于公园或小区里的鹅卵石路是公共锻炼场所,难免有人患有一些足部的传染病,因此,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赤脚锻炼,穿上一双棉袜再走可有效阻断细菌、真菌等的传播。练完之后,应及时换洗袜子,以保持清洁。, 百拇医药(常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