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189317
生命从何时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祝您健康》 2012年第3期
     生命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样问,似乎有点幼稚,又有点懵懂。对于这个问题,生物学家早就给出了标准答案:当强壮的精子和温柔的卵子不期而遇、融为一体并在子宫中从容着床的那一刻,生命就开始了它或则短暂或则漫长的旅程。然而我这里想要谈论的不是生物学,倒有点近乎禅意盎然的玄学。那就是生命始于憬然的自觉,真正认识到自己活得有意思,有趣味,有价值,不是混日子,不是磨阳寿,不是虚度年华,不是蹉跎岁月,不是充当全自动的呼吸机。认识到这一点后,生命才开始荡起活泼的钟摆。

    憬然的自觉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它与境遇固然颇有关联,与悟性也大有关涉。有的人即使受尽磨难,阅尽沧桑,至死也未必能够产生这样的自觉,终归是“蜡人”一个,“石人”一个。有的人则不同,一旦触痛敏感的心灵,就会如梦方醒。“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就是自觉之后的生命发出的感慨,若非随风而逝,转瞬而灭,它势必会刷新生命的内容。

    一些故事耳熟能详,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西晋周处是官二代,年少时为祸桑梓,弱冠后幡然悔悟,终于成为正直的大臣和有为的将军。北宋苏洵是良家子,年少时荒废学业,漫游无羁,二十七岁才喟然改过,返回家乡,潜心攻读,终于成为文学大家。晚清胡林翼是轻薄儿,年少时流连于秦楼楚馆,任由酒色伐性伤身,一旦霍然惊觉,从此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终于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臣蘧伯玉是孔子的好友,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其懿德懿行为古今君子所激赞。表面看去,蘧伯玉的生命自觉,似乎来得有点迟缓,又似乎他对自己过于苛刻,毕竟他是那个时代公认的贤人。但他确实利赖于从未间断的反躬自省,使生命呈现为七彩虹霓,因而博得孔子的击节赞誉。

    近日,我读《民国人物传》,读到华侨义人黄乃裳的事迹,除了敬佩他的品德和功业,还敬佩他精进不止的内心力量。在七十岁时,他仍对自己的生命产生出全新的自觉,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问以往于世何裨?历数二万五千日以来,成甚事业;愿以后对天无愧,不虚六十有九之外,再度余生。”他有如此不穷不竭的动力,生命的F1赛车就驶进了从心所欲的直道。, 百拇医药(王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