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67
编号:13625398
“药品零加成”陷困局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7
     2012年我国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随后一场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的“药品零加成”改革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开。不过,记者调研了解到,由于相关补偿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衔接不够,试点医院普遍面临政策性亏损。

    堤内损失堤外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弥补药品零加成带来的亏损,试点医院的住院手术量明显呈上涨趋势。记者在一家县级市试点医院的财务报表上看到,该院自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住院手术增长9.94%;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住院手术次数增长23.58%,人均住院费用的涨幅达到5%。一些科室主任向本刊记者证实,药品零加成实施后,对科室收入影响比较大,但医院里下达给各个科室的收入指标并没有变。“管理层要求科室的收入指标以每年20%速度增长,那就只能多争取住院病人。”一位不愿具名的科室主任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试点医院仅就CT、MR两大检查项目降价,而X线、心电图等其他常规检查仍“按兵不动”,这无疑给医院“以检查养医”提供了空间,也会造成医院“轻内科重外科,不待见急诊科和儿科”。

    “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与医院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不配套,医院只能通过多开检查单来弥补医疗服务收入的不足,这类情况确实存在。仅仅取消药品加成无法解决公立医院逐利的根本性问题。”广州市卫计委副主任胡丙杰说。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