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610
编号:13623670
活到50岁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10
     贾平凹说他50岁以后周围的熟人有些开始死亡,去火葬场的次数增多,突然喜欢在身上装钱了,瞌睡日渐减少了,便知道自己是老了。话语中透着一种醒悟,更多的是无奈和伤感。可冯仑却说他50岁以后看到的东西,比20多岁时想象的更让人开心,因为这个世界更加真实了。两个人的话应该是年过半百的人能够达到的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已然没有了年轻人看山似山、看水似水的那种梦幻。

    可真实为什么会让冯仑更加开心呢?就如到田地里掰一棒苞米,一层一层地剥开包叶,最终露出一戳便出浆液的玉米,心情自然是大好。想象着玉米的娇嫩与香味,那种快乐是虚幻的,隐含着迷茫和担忧,而剥开包叶的玉米就在眼前时,那种快乐是真实的,包含着目的和结果。因此以往的所有岁月都是陪衬的包叶,都是为50岁能够看到真实的玉米做准备的。

    可到了50岁就一定能够看到真实的世界吗?当然不会,岁月不会静等一个人的成熟,也不会无缘无故把快乐的果实塞到谁的手里。50岁可以表征着成熟,但不一定就能够成熟,一些人有如苏雪林描述的那样,年事愈高,牵累愈重,也就愈加看不开,甚至养成贪小便宜的脾气。这样的50岁只能说是越活越糊涂,越活越幼稚,越活越狭隘,最终把自己关在了自己构筑的地下室里,喘不过气来。

    50岁正是一个可以舍得的年龄,开始承认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太多,懂得了舍弃一些东西是一件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事情。

    (冉正宝/文,摘自《北京日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