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71
编号:13622270
谁帮中国签订了首个对等条约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1
     蒲安臣是美国著名的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1860年,与林肯颇有交情的蒲安臣全力协助其竞选总统,并因此于次年丢掉自己的议员席位。1861年6月,林肯任命蒲安臣为驻华公使。

    1868年,在蒲安臣任期已满即将回美国复命之际,蒲安臣却被清廷任命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并受遣率清政府首个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各国,俨然成为中国朝廷的“钦差大臣”。原因是他在总理衙门为其举办的饯行宴会上的一番讲话,“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使恭亲王立即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建议委任蒲安臣这个友好人士担任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出使欧美,这个意见被采纳。

    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团一行开始出访欧美各国。作为资深外交官,蒲安臣清楚,西方列强面对日渐衰弱的大清帝国不会轻易按照清政府意愿来重新修约。因此他把访问的首站选在自己的国家——美国,认为这样有利于使团首战告捷。

    到达美国后,蒲安臣以中国政府代言人的身份大力向美国民众宣讲其使命,他说:“我希望中国的自主,应该维持。我希望它的独立,应该保全。我希望,它能获得平等,这样它就能以平等的特权给予一切国家。”此后一个多月,他分别拜访了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以及总统约翰逊等政要。

    1868年7月28日,蒲安臣与西华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对等条约《中美续增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条约承认中国是一个平等的国家,反对一切割让中国领土的要求,美国在条约中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何时开通电报、修筑铁路,何时进行改革,完全由中国自己来决定。尤其是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时,美国需按“最惠国人民”对待,从而为首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打下了法律基础。

    (杨进文/文,摘自《老年生活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