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72
编号:13620360
急救人员不“救急”的病根在哪儿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2
     日前凌晨,家住北京通州区武夷花园的曹先生突发脑梗死,120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称人手不够,让其老伴丁女士自行找人抬担架。家属称送医后医生表示患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通州120回复:当日接诊班组分别为一名男医生、一名女护士、一名男司机和一名男担架工,医生和担架工2人不能够将患者从5楼搬抬至楼下,随行的医务人员及时告知家属需再找2人协助搬抬。

    现实中,急救车不负责抬担架,已成行业“潜规则”。把病危的患者抬上担架,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把子力气,更需要基本的医疗常识,防止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就此而言,究竟是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还是情緒焦虑的患者家属,更适合搬运病人,答案不言自明。120急救车收费不菲,究竟有多少患者是被家属抬上救护车,又有多少患者在途中接受了医疗救治,却仍要支付高昂的出车费?本该是急救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怎么就成了家属的事儿了呢?

    当下,很多人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薄弱,习惯性地推卸责任,遇到事情往后躲,生怕给自己惹麻烦。说到底,怕麻烦就是不想有所担当。其实,担当就是责任,“守土”本该尽责。想要打好自己的一份工,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必备的职业道德、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够做到“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刘晶瑶/文,据《新华每日电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