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88
编号:13576928
教养与修养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8
     前些天看到一则报道:长假期间,陕西科技大学一名海归博士、教授葛某把一名小区保洁人员给打了,原因是垃圾车挡住了其车辆通行。这事情经现场网友拍照上网后,引起了公愤。

    这事情激怒网友的地方,不仅在于双方职业身份悬殊,加上葛某打人,有理也变无理;另一方面还在于报道“还原”了葛某一方的言辞。据称,当时葛某边上一女性(后来学校证实是其家属)叫嚣:“我挣多少钱,你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

    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个自称葛某助手的男士竟然对警察解释:“他是农村出身,在美国和日本待了几年才回国,不了解国情才打人的。”瞧这话说的!实际上,葛某自小就在国内生活,直到长大后到日本读博。他去年才受聘回国不假,但总不至于这么快“不了解国情”吧。再说了,难道还有哪个国家打人是符合“国情”的?

    难免有人会纳闷:身为海归博士、大学教授的葛某,何以会如此没教养,冲着弱势者挥动拳头?也有人认为,出身于农村的葛某,虽然戴上了博士帽,成了大學教授,年薪不菲,可内心深处仍然摆脱不了某种粗俗野蛮的思维,所以一着急上火就现出了原形。但不管怎么说,葛某打人的行为确实与他这么多年所受教育、也和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极不相称。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人的款养、品位,和他所受教育以及所拥有的财富究竟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答案因人而异。

    对有些人来讲,他所受过的教育,会给他带来精神上的熏陶,从而改变个人气质和生活旨趣;而对另一些人而言,教育可能只是拥有何种学历的证明,并不会使他的灵魂变得更加高尚。财富也是如此,它既可能让人因此拥有追求精神生活的物质基础,却也可能使人更加崇拜物欲,纵情声色犬马。

    换言之,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其实和他受过多少教育、拥有多少财富并不直接相关,也和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无关。

    前阵子,学者资中筠来杭州出席新作《有琴一张》的签售活动。87岁的老人,虽然历经沧桑,依然那么爽朗幽默,又是如此优雅大方,不待开口说话,都能让人感受到一股书卷气和学者风范。《有琴一张》这本书相对于她的其他著作看似“闲篇”,却反映了她精神生活的另一方面。

    让人印象深刻,17岁的资中筠在天津举行过一场个人演奏会。要知道,那可是在战争年月,在炮火逼近之下,竟然还有人有如此“闲情雅致”举行音乐会。这不禁让人想到网上一张著名的照片:二战时期英国伦敦遭遇轰炸后,三位绅士装束的市民站在废墟般的图书馆的书架前阅读。

    这是多么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哪怕是在硝烟弥漫的年代,总有人不忘追求美好,以优雅的姿态面对艰难或残酷的现实。这样的精神境界,恐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葛某所难以理解的,哪怕他懂得这些道理,他的言行也已背叛了他本该拥有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魏英杰/文,摘自《新民晚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