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198
编号:13539894
多活三年靠自己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战略目标: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而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提高寿命,除了医疗条件、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从现在开始养成这些习惯,能帮助你增长寿命!

    每周慢跑一小时 哥本哈根市心脏研究显示,慢跑还可以使致命风险降低44%。從寿命角度而言,益处体现在男性慢跑者比不跑者平均寿命长6.2年,女性慢跑者比不跑者平均寿命长5.6年。慢跑是有氧运动,能锻炼肺功能,还能让我们的脏腑处于规律的运动中,利于血液循环,提升心脏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

    每日3份全谷物 最近出版的《美国心脏学会循环》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建议,每日至少摄取3份全谷物(48克)可以改善健康及预防早死。全谷物是指谷物粮食在加工过程中仅脱去种子外面的谷壳。与精制谷物有所区别,全谷物包括糊粉层、亚糊粉层,胚芽和胚乳四部分,每一层都拥有不可代替的有机营养物质,与精致加工的米和面相比,更营养,更健康。它们含有的纤维,可改善胆固醇水平及降低患心血管疾病、中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再老也要有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对幸福晚年影响深远,因为有目标让人变得充实,并能获得社会支持,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美国圣卢克·罗斯福医院研究人员对13.7万名平均年龄67岁的老人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发现拥有较高生活目标的人更长寿,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也比常人更低。老年人,特别是退休后的老人,要给自己找生活的目标,多一点生活的兴趣点。

    重视自己的睡眠 2015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宣读了一项研究,发现有心脏病发作病史的患者中近2/3的人也存在着睡眠障碍。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专家提醒老人,一旦出现睡眠问题,要及时引起重视。

    做一个“好人” 美国心理学工作者协会所属刊物《健康心理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乐善好施对降低死亡率有帮助。乐于助人的人通常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帮助别人后自己心中常有欣慰、愉悦的感觉。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调到较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百拇医药(李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