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文摘版》 > 20206
编号:13475751
中国人口腔清洁史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6
     在一本成书于晚唐时期(9~10世纪)的由阿拉伯人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印度人使用牙枝,他们如不用牙枝刷牙和不洗脸,是不吃饭的。中国人没有这一习惯……在中国刷牙是不礼貌的,中国人饭后漱口。”

    与印度、阿拉伯相比而言,中国古代更为流行的洁牙方式是揩齿。在敦煌壁画中有不少反映揩牙的画面。五代以前中国人揩齿这种方式都不常见,可能漱口相比而言会多一些。揩齿也应该是受佛教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洁清口腔的生活方式。

    历史上宋代是最强调刷牙的了,在这一时期的许多医书中均对刷牙与牙齿保健做过全面详细的说明。

    宋代佛门子弟的日常起居中也很重视洗漱、揩牙,如《禅院清规》中规定早晨起来盥洗漱口“使用齿药时,右手点一次揩左边,左手点一次揩右边。不得两手再蘸。恐有牙宣口气过人”。不过社会生活层面,民间百姓恐怕就没有如此多的讲究了。

    莫说揩齿如此复杂,就连简单的漱口能做到的人也不算太多。日常漱口所用的水,多是白水,条件稍好者用些茶水、姜湯漱口也算不错了。青盐也是一种使用较多的洁牙剂,常常配合漱口使用。《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的公子、小姐们在漱口之前都会先用青盐把牙齿擦一遍。这种青盐含杂质较多,不能食用但却可作为洁牙的试剂。作为擦牙的青盐,常被做成棱柱形状,方便使用。

    揩齿除了手指之外,古人还会用到揩齿布,我国大约在晚唐时候就有揩齿布了。

    19世纪末,与其他洋货一起,牙粉、牙膏也进入中国,并开始在城市流行开来。这时期主要的使用者是学生、公务人员、社会名流等。

    无论是牙膏、还是牙粉均是舶来品,起初从国外进口,所费甚巨。鲁迅牙齿不好,所以他十分重视牙齿的保健。在他的日记中有不少记录买牙粉、牙膏的花费。

    (据《作家导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