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5年第5期
编号:11090378
角黍飞舟背后的故事(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05年第5期
角黍飞舟背后的故事
角黍飞舟背后的故事

     “垂门艾挂狰狞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闾。”这首《中吕·喜春来》乃是元代一位无名氏的佳作。词作者虽然佚名,而其情可见。就是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历代有多少文人骚客热血百姓在端午日让屈大夫的故事折腾得惆怅不已呵!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阳节。“端”为开始,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日称为“端五”。五月初五,二五相重,也称“重五”。又因民间习惯把农历五月称作“午月”,所以又把端五称为“端午”。

    我国的节令有一个主要内容即是节令食俗。端午节吃粽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魏晋《风土记》载:“仲夏端五,烹鹜进筒粽,一名角黍。”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粽子了。

    端午节为什么要食粽子呢?端午食粽的由来,曾经有多种说法,但民间最普遍的乐于接受的还是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说法。

    相传,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悲愤自沉。楚人得知后甚为哀伤,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在端午节这一天,楚国人便以竹筒贮米做成筒粽,然后投入江中以祭屈原。又因楚人驾轻舟以为“飞凫”争相打捞屈原而演变成龙舟竞渡,就这样,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到了东汉刘秀建武年间,传说有一天长沙人区回曾遇到一位自称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区回说:“你们每年对我的祭礼是很好的,但是我却常常苦于筒粽被江中蛟龙所窃食。希望你们以后祭我的时候,可以菰叶把竹筒塞上,再缚上彩线,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后来人们遂改用菰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包粽子投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仪式,而与这些仪式相关联的传说却不是只有为祭屈原这一个版本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