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090127
血黏度升高的中医食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06年第1期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其内部各种分子和颗粒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必然会产生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就是血液黏度产生的原因。一旦黏度升高,血小板等在异物上聚集,使血管腔狭窄,就容易形成血栓,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使血液黏度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气虚无力运血,气滞血运受阻。阴虚时营血减少,清气不行,血液不运;阳虚时不能蒸化,气血瘀滞。中医对血黏度升高的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一、气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血液黏稠度升高,伴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加剧,胸闷心痛,舌苔薄白,舌质暗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结代。当以益气活血,通络散瘀为治,可选用:

    归参木耳炖母鸡当归、党参各15克,活母鸡1只(约1 500克),黑木耳20克,调味品适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肠杂,洗净,留鸡血备用。当归、党参洗净,沥干水分,放入鸡腹中,将鸡置沙锅内,放入适量的调料和清水,先用大火烧沸,然后改用小火煨炖,直至鸡肉烂熟为止。倒入鸡血块,加调味品调好味,再煮片刻即成。食时可分餐食用,吃肉喝汤。

    归芪蒸鸡当归20克,炙黄芪100克,活母鸡1只,大枣10枚,调味品适量。母鸡宰杀后去毛及肠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