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13187
2007食品大事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07年第12期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节目爆出猛料:“纸箱馅”包子流入早点摊。据该节目报道,由于国内猪肉价格近期不断飙升,东四环附近的一个加工点为降低成本,竟“创造性”地将废纸箱子搅碎连同肥猪肉一起制成“肉馅”。记者暗访拍摄的录像显示,数名工人将纸皮箱撕碎后浸在水中,加入工业用火碱将其软化,再用铁锅熬成纸浆,加入肥猪肉等,最后撒上香精增加“肉馅”的香味。商贩坦承:“一斤肉8元多,能包50多个包子,现在我买5元钱的肉,就能包50多个包子,一天可多赚近千元。”

    随后,多家电视台和报纸转载此报道,一些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一瞬间纸包子事件弄得沸沸扬扬,小小的包子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纸馅包子”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北京市食品办随即组织工商部门开始对全市的早餐摊点、餐饮企业进行彻底清查,前后一共100多个包子样本全被送到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进行检测,但都没有在包子中发现纸纤维等违禁成分。

    与此同时,市食品办为慎重起见,组织专家召开了评估会,集体设计出实验方案,委托专家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就是完全按照当时电视里报道的情况做的,加入废纸箱的比例为60%,但这个比例专家一致认为太大,基本不可能,所以最后实验是从5%到60%之间的不同比例都实验过。

    专家根据论证及实验结果认为,在包子肉馅中使用大比例纸箱的可能性不大。蒸熟后肉馅呈散状,根本不具备猪肉包子馅呈团状的基本特征;肉馅有嚼不烂的感觉,外观明显可见纤维状物质存在,无论从外观和口感,都很容易被消费者发现,不太可能被消费者接受并食用。即使猪肉中仅掺入5%的纸箱,肉眼依然能分辨出其中的纤维状物质,经品尝也有嚼不烂的感觉。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纯粹的假新闻。能编造出这样举国瞩目的假新闻,其始作俑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责罚。, 百拇医药(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