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848370
文茶雅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16年第7期
     在唐宋时期,茶与茶文化不断地输入日本,到目前为止在日本文化中,茶文化可以算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它体现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或者可以说是爱茶人的心灵寄托之所在,因此,有人说日本茶道与哲学、艺术都有关联,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古川徹三的《茶道美学》中说道:“艺术、社交、礼仪、修行,是茶道中应该包含的四个内容。”茶道存在于日本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中,首先形成于唐宋时期日本向中国学习阶段,而后又带有日本历史文化自身的特色,体现了其宗教特征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日本艺术的一面。

    首先是奈良、平安时代,日本的最澄和尚于公元804年7月出发,历时50多天后到达中国宁波,学习天台教义,回国时从天台山带走中国茶籽。同行的空海和尚于806年返回日本后,积极宣传、推广饮茶,并与天皇、贵族、朋友同饮。另一位是永忠和尚,在中国生活30年后,于805年回到日本,开始亲自种茶,精心栽培与制作,这一时期不仅仅茶籽、茶叶传入了日本,唐代的饼茶煮饮法也一并传入了日本。这一时期是古代日本茶文化的黄金时期,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其次是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日本高僧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记》。荣西禅师曾两次到中国,正值南宋饮茶之风盛行,他在该书中对茶的功效以及南宋制茶法、饮茶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被日本茶界尊称为茶祖。在此之后,日本茶文化及饮茶活动由寺院逐渐普及到民间。村田珠光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村田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的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哲学、宗教,他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夯实了基础,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道”的境界。茶道宗师武野绍鸥将日本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茶道名家千利休年少时便喜欢茶道,拜武野绍鸥为师,学习草庵茶。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加深化了一步。

    然后是江户时代,千利休被迫自杀后,他的后辈分别开辟了表千家流、里千家流、武者小路千家流,被称为三千家,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梁与中枢。

    由村田珠光奠基,经武野绍鸥发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之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称的煎茶道。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根据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简化了其繁复的形式,但对茶室的布置、茶的冲饮方式和插花艺术仍然十分讲究。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日本饮茶所用茶具的风格逐渐由唐宋时期的借鉴中国风转向带有日本本土特色的茶具。日本茶道不仅是饮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饮茶的同时欣赏各种茶道用具、茶道装饰、茶院,这不仅是人与茶、人与茶器、人与环境相处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宋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