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63627
食品保质期的误区与真相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9年第9期
     晚上11点,黄阿姨从床上爬起来吃面包,她跟老伴儿说:“忽然想起来面包过了今晚12点就过保质期了,不吃太可惜。”生活中,类似现象并不鲜见。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食品保质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您真的了解保质期吗?

    -保质期保的不止是安全-

    对于标注了保质期的袋装食品,许多人把保质期限当作了“安全保障”,觉得“没过期”就安全,“过期了”就有害。事实上,这些想法是对“保质期”的误解。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確定,相当于厂家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放心食用。

    一般来说,食品过期后,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化学反应以及食物自身的代谢作用而发生变化:一类是对人体相对无害的变质,如外观、口感变化,营养下降等;另一类则是对人体有害的变质,如某些微生物、霉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食物中的油脂氧化酸败,食物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成分等。这一类变质常常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大多数情况下,一种食品在保质期内的时候,它在各方面,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指标都符合我们的要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