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11年第3期
编号:12080963
教宝宝不再“掉叠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家庭·育儿》 2011年第3期
     憨憨不到2岁,是个顽皮的小男孩。可是,憨憨的身体比较瘦弱,不爱吃菜,还大便干燥,有时三四天才排便一次。一天,憨憨又在马桶上费了半天劲,憋了个大红脸,才如释重负。妈妈一看,幼小的憨憨拉的便便又粗又硬,肛门周围还留有黏液和一个枣样大小的“肿物”,而且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掉叠肚”?妈妈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赶忙带着憨憨去看医生。

    “掉叠肚”=脱肛

    老百姓常说的“掉叠肚”,医学上称为“脱肛”,又称肛门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之外。

    高发年龄:1~3岁婴幼儿

    爸妈小贴士:

    宝宝5岁以后,随着骨盆的发育,骶尾骨弯曲形成,支持直肠的肌肉组织也逐渐发育,多数患儿就可以自然痊愈了。

    宝宝脱肛三诱因

    1 宝宝发育待完善。正常成年人的骶尾骨有一定的弯曲度,直肠从骶部转弯进入肛门管时,就形成了一个近90度的转弯,叫做直肠尾骨弯曲。这种弯曲能够减轻粪便和直肠压力对肛门括约肌的负荷,有利于直肠的固定。幼儿身体未发育完全,骶尾骨弯尚未形成,直肠处于比较垂直的位置,而且周围的肌肉组织没有发育完成,直肠没有骶尾骨的有力支持,因此很容易向下滑动。

    2 直肠“后盾”不强大。由于宝宝还小,肛门括约肌还比较松弛,如果再有营养不良和支持直肠的肌肉组织软弱等状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