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366435
To parents:束缚男孩的4种育儿行为(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家庭.育儿》 2013年第3期
     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教育者,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作用。现在,让我们通过案例来解读家长在教育男孩时存在哪些典型的不足,我们又该如何教育男孩……

    Case1:“我不玩,摔倒会疼的”

    同同妈40岁才生同同,可想而知,同同妈会怎样疼爱这个宝贝。饭要吹凉了才喂到同同的嘴里;给同同洗澡时,用手试完了水温,还要问好几遍:“烫不烫?”、“烫了就要讲啊。”、“现在还烫吗?”为了安全,妈妈把家中所有认为同同可能碰到的桌角都包上了软布;出门带同同玩,经常告诫他:“要小心,别摔了。”、“别去碰,有危险。”在妈妈的细心保护下,同同就像个瓷器娃娃。偶尔摔倒了一次,要大人哄半天才罢休。看到小朋友们跑跑跳跳,他也不动心,人家邀他参加,他头直摇:“我不玩,会摔倒的,摔了会疼的。”惹得同伴笑话他胆小。幼儿园的老师也向同同妈反映,同同比同龄人显得更胆小、谨慎、退缩。

    教育分析:

    ——过度保护是培养男孩品性的羁绊

    同同妈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男孩子应有的品性:积极探索的勇气,大胆冒险的精神,不怕摸爬滚打的“耐磨”和韧性,不怕失败受挫的意志力和抗挫力。妈妈的教育不但体现在行动上——限制行为:不能做这个不能玩那个,还体现在言辞上——语言暗示:这是危险的。行动是作用在身体上,而言辞是作用到心里去,双重的作用把同同打造得胆小、怯懦、不自信,就不足为怪了。

    育儿建议:

    1.该放手时要懂得放手。

    保护,如同围栏,它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安全,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失去冒险、大胆、勇敢等精神。孩子年龄小,在周围探索事物的时候,不知深浅,没轻没重,不懂危险,适当的保护是应该的,但过度的保护就成了严重的束缚,就像动物园中圈养的动物渐渐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一样,失去了自主锻炼的机会,也失去了男子汉应有的品质。所以,该放手时要放手,该锻炼的要锻炼。

    ◎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参加各种活动。哪怕真的摔了跤,擦破点皮,也是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增加人生经验;哪怕和小伙伴玩耍时,吃了点小亏,也能锻炼他的抗挫力和大度宽容的品质。

    ◎要放手让孩子做能做的事,比如帮家里收拾桌上的杂物,让他自己穿衣服等。在孩子开始学做的过程中,父母不要过分纠结于细枝末节。因为过多的纠正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只有不怕犯错,才能有大胆的闯劲。

    2.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留意同同妈的言辞,就会发现她很小心谨慎,比如水温是否适合洗澡,连问孩子好几遍;出门时没有发生的事先提醒再三。这正好反映了她内心的焦虑不安、担忧的心理。这种心理通过言辞、态度、神情传达给了孩子,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变得胆小、畏缩、担忧等。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学会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今后如何避免。

    父母说过的话是收不回来的,但我们可以事后分析,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会这样说?二是这样说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我们在说话做事之前,先思考,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我这样说,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吗?二是如果觉得这话不妥当,那还有其他更妥当的说法吗?经常进行这样的自我思考和分析,父母就会避免今后不当的言行,创造性地找到更好的方法。

    Case2:“妈妈,我要这件有公主的衣服。”

    在童装店,涛涛指着一件胸前印有小公主头像的红色衣服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这件有公主的衣服。”妈妈说,这是女孩子穿的衣服。可涛涛不依不饶,就要妈妈买下。妈妈想,反正他在家穿穿也无妨,只要不穿出去就行。于是就买下了。涛涛可开心了。刚好是周末,在家中穿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妈妈要带他出去玩才换下。

    妈妈隐约有些担心:如果哪天涛涛非要穿女孩衣服出去玩怎么办?妈妈开始后悔以前的做法了:自己在家中是老小,上面是两个哥哥,童年的她,没有形影相随的姐妹可玩。看到别人家不是有姐姐呵护就是有妹妹跟随,很羡慕。现在当妈妈了,无意中常常把儿子当女孩来看待。自己戴个项链,也给儿子戴上;给儿子拍照,也打扮成女孩模样。渐渐地,妈妈才发现,儿子喜欢上女孩子的东西了。这可咋办呢?

    教育分析:

    ——错误的性别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困扰

    涛涛妈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童年的经历导致妈妈偏爱女孩,有了儿子后,无意中把儿子当女孩来看待。在潜意识里,妈妈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妈妈似乎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儿子仿佛就是自己童年的妹妹,可以陪“她”做游戏,一同玩耍,一起开心。但儿子毕竟不是自己的“妹妹”,经常把儿子当女孩来打扮,会影孩子的性别认同,到了青春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困扰,甚至会引发性别障碍。

    育儿建议:

    1.对男孩进行性别强化教育。

    孩子从2岁起就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3~4岁已能清楚地体验自己的性别身份,6~7岁已懂得性别是不可改变的。如果对性别认识混乱,以后就很难改变。所以父母要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上来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性别认同和角色定位,建立起和孩子性别相配套的行为模式。比如:

    ◎男孩的穿着不要女性化或中性化。

    ◎给男孩提供有男子汉气概的电视节目和图画书,培养男孩勇敢、坚毅、果断、吃苦、自主的品质。

    ◎强化男孩在生活中的“男孩”表现,如“你是男孩,有力气,来,帮妈提东西。”、“男孩子喜欢大度,就让让小妹妹吧。”、“你是很棒的男孩,看,真有男孩样!”

    ◎此外,平时和儿子聊天时,多谈谈做男孩的好处,让孩子为自己是男孩而自豪。

    ◎如果男孩的言行举止像女孩,就要及时提醒他,防止他把女性化的行为变成习惯。如果男孩非要像女孩一样穿戴,告诉他,这样出去人家会笑话的,多难为情啊。

    2.不拿性别偏好来影响孩子。,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