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566733
养育“慢羊羊”,哪些办法比催促更有效?(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家庭·育儿》2015年第2期
     作者简介:水祺,爱好美食,自修了食品营养学、医学营养学、营养与保健等相关的课程,由于工作关系,对教育心理学也有较深的研究,特别对婴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见解。2008年伊始被多家网站和杂志聘为专栏撰稿人,开始从事孕婴营养及婴幼儿教育的撰稿工作。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一曲由美国喜剧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Anita Renfroe)创作的《妈妈之歌》,唱出了所有妈妈的心声。从头至尾贯穿的急切的催促声让每个中国妈妈忍俊不禁——原来全世界的妈妈都如出一辙。每天清晨,从闹铃响起的那一刻,妈妈们就开始了和宝宝们的拉锯战,从催促起床到刷牙、洗脸,从催促早餐到按时上学,“快、快、快”成了宝宝们的紧箍咒。一边是急得跳脚的妈妈们,一边是慢吞吞、拖拖拉拉的宝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和宝宝的对战,成了大多数家庭每日上演的戏码。而这些催促真的能改善宝宝的磨蹭习惯吗?

    磨蹭宝宝的心理依赖

    朵朵妈妈吐槽:

    我家朵朵在家总不好好吃饭,每次吃饭,拿着勺子就像数米粒一样往嘴巴里一粒一粒地填。你让她快一点,她就往嘴巴里填上一大口米饭,然后鼓着腮帮子慢慢地嚼。每次饭吃到最后都是冰凉冰凉的,大家都吃完了,她的碗里还能剩下2/3呢,你说说我怎么能不催她快点吃?有时候,实在磨蹭不起了,只能我来喂她,这不,都快6岁了,在家吃饭还得我喂呢,不喂就不好好吃。跟幼儿园老师交流,老师说我不能让宝宝太依赖这种爸妈代劳的做法,可不代劳的话,她吃饭就成问题,只有看着她把饭菜吃完我才能心安。

    果果妈妈吐槽:

    我家果果被爷爷奶奶宠惯了,以前早晨起来都是爷爷奶奶给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帮他洗脸、刷牙、吃早餐……就差没代替他去尿尿了。现在宝宝都快上小学了,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穿;干什么事情都是你催他一下,他才动一动,好像这些穿衣、吃饭的事情都是我们的责任,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解读:

    1.宝宝为何“比较慢”?

    好奇是每个宝宝的天性,在成长的最初阶段,他们会用各种方法尝试做一些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例如研究怎样吃饭、穿袜子、穿鞋子,甚至怎样系鞋带、扣纽扣。当宝宝们初步尝试的时候,他们做事的速度会比较慢,动作也会显得很笨拙,甚至花上我们三四倍的时间都达不到爸妈预期的效果。

    2.爸妈不满——宝宝挫败——开始拖沓

    而爸妈往往会在等待宝宝做事的过程中,累积焦虑情绪。特别是我们“急着出门”的时候,看着宝宝笨拙的样子,都会忍不住中断他们的尝试过程,并予以代劳。长此以往,宝宝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挫败感,觉得没有爸爸妈妈的依靠,自己干不了任何事情,于是拖沓的毛病相应而生。

    3.代劳的后果

    如果爸妈由于忍受不了宝宝的“慢”而选择代劳,会使宝宝渐渐认为穿衣、吃饭都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久而久之,丧失掉性格中的独立性,变成凡事都需要催促的“拖沓”宝宝。

    4.有急事怎么办

    当一家人有急事、需要让宝宝加快动作速度的时候,爸妈可以提前让宝宝去做他该做的准备工作,例如“咱们现在有件急事要出门,看宝宝能不能完成短时间内穿好衣服的挑战?宝宝加油噢”!实在没有时间,爸妈也要在代劳的时候跟宝宝说一句:这次时间来不及了,爸妈帮宝宝弄好,下次宝宝再自己尝试,好吗?

    逆反期的情绪抵抗

    豆豆妈吐槽:

    我家豆豆3岁半,虽然是男宝宝,但平时一直都很温顺,也比较懂礼貌,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人小鬼大”的小大人。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豆豆的脾气大涨,前几天还故意把画画用的颜料和在一起,用小手搅拌。我发现以后,一边数落一边催促他,让他自己把颜料收拾好。哪知道这宝宝一脸倔样,完全无视我的催促,最后干脆把颜料倒在桌子上,双手和得更欢了。我怒火中烧,立马揍了他一顿。小家伙当时倒是认错了,可这两天又开始到处捣乱,一旦我唠叨地批评他,他甚至会用小手把茶几上的东西全扫在地上,或者举起自己的小椅子往地上摔,真让人头疼。

    解读:

    1.每个宝宝都会有逆反期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几个逆反期:3岁左右会出现第一个逆反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6岁左右)会出现第二个逆反期;第三个逆反期会出现在12岁左右。

    2.逆反期的特点

    逆反期的宝宝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独立完成事情的意愿开始强烈地凸显出来,会表现出特有的“拧”劲。这个阶段,如果妈妈们一味地唠叨、催促、批评、指责或者采用简单粗暴的压制方法来对待宝宝的错误,往往会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

    3.爸妈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管教宝宝的时候,如果家里的老人在不停地絮叨、啰嗦甚至催促个不停,我们也会表现出反感的情绪;时间久了,情绪累积起来就会形成逆反的心理状态。一旦老人对管教宝宝提出异议,不管对与错,我们都会本能地从心里予以否定,有时候甚至会故意“对着干”。由此可见,逆反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状态,爸妈的焦急催促和粗暴打断往往会适得其反。

    自信心失衡

    悦悦妈吐槽:

    我是个暴脾气的妈妈,凡事都追求一个“快”字。有了悦悦以后,我发现宝宝的慢劲儿实在让我难以接受。例如你让她去拿个东西,她找半天还经常找不对;上幼儿园以后老师教10以内的加减法,其他小朋友都学会了,悦悦没一道题是算对的,回家我又用自己的方法教了她两遍,发现宝宝连错误的答案都不敢说出来了;你一问她,她就抓着衣角哭哭啼啼的,急得我恨不得揍她一顿……别人都夸我家悦悦安静、不闹腾,可在我看来,这宝宝一直反应迟钝,性格也越来越孤僻了。

    解读:

    1.催促会影响宝宝的自我评价

    宝宝在幼儿期,由于对外界的认知较少,所以对自身的言行缺乏评判能力。当宝宝因为做事的速度、成败而经常受到“严厉”妈妈的催促或者指责的时候,会在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很“笨”。周而复始,宝宝会认为,只要少和周围人交流,就能减少受批评的机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