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16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017090
宝宝大小便,那些需要了如指掌的事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日 《家庭·育儿》2016年第8期
     爸妈如何留宝宝大小便去做化验?宝宝正常大小便有什么特点?爸妈如何在家判断宝宝大小便有无异常……这些琐碎的小事对宝宝的健康来说可都是大事哦。

    来自“嘘嘘”的困惑

    Q1:如何留取小便?

    留尿注意事项:留尿前清洁外阴部;以洁净容器收集尿液,30分钟之内送化验,最晚不超过1小时;最好留取晨尿,自然排尿,采中段尿,注意不要被污染。

    对于还不能完全自主尿尿的婴幼儿,留尿时可选用下列导尿方法:小婴儿喂奶后,轻按下腹部;对于新生儿,取俯卧位,爸妈一手托住腹部,另一手向下按摩脊肌二方,轻拍腰肾区。

    医院接尿可用采尿器、采尿袋、清洁试管或小瓶等。

    Q2:婴儿膀胱发育有什么特点?

    不同年龄的宝宝,尿量和排尿次数不同,年龄越小按体表面积计算越多,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越小热能和水代谢尤其活跃,而膀胱较小,故排尿次数较多。

    婴儿膀胱的位置较成人高,充盈时主要占位于下腹腔内,随着年龄的增长,盆腔也渐增大,膀胱逐渐下降至盆腔内。膀胱黏膜柔弱,肌肉层与弹力纤维发育不足。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内排尿纯属反射性的,到5~6个月时条件反射逐渐形成,开始先在睡醒时会表示排尿,到1岁末,可以训练宝宝排尿。

    Q3:宝宝正常尿量、排尿次数如何?

    3~4个月的胎儿已开始排尿至羊膜腔,所以胎儿时期有尿路梗阻时,可引起先天性肾积水。出生最初数天排尿甚少,甚至有的小儿出生后最初一天中不排尿,这与液体的摄入量有关,并无任何病理意义。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宝宝24小时内平均总尿量逐渐增多。

    宝宝个体差别很大,并可受气温、饮水量等因素影响,以致排尿量及次数可有很大的变化。

    Q4:宝宝正常尿的性质如何?

    宝宝出生后,最初的尿液色较深而浊,呈酸性,比重约为1.012,以后的尿液呈弱酸性或中性,哺乳期的尿液比重约为1.002~1.006。新生儿和幼婴尿液中的尿酸盐较多,在尿布上分解时可使尿布红染。尿液初排时并无臭味,婴儿尿布或纸裤上的尿臭是由于不及时更换而使尿液腐解所致。

    Q5:宝宝尿颜色异常及混浊有什么临床意义?

    深黄色或褐黄色尿,提示肝胆疾患,如肝炎、胆道梗阻等。

    橙黄色尿,提示发热性疾患、有脱水症状等。

    粉红混浊尿即肉眼血尿,提示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结核、肿瘤、结石、出血性疾患及药物性肾损害等。

    紅褐或蓝褐色尿,提示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病和卟啉病等。

    乳白色混浊尿,提示乳糜尿、脓尿、脂肪尿、大量盐类沉淀等。

    黑褐色或黑色尿,提示尿黑酸病、黑色素尿病等。

    黄绿色尿,提示尿中有胆绿素、绿脓杆菌感染等。

    蓝色尿,提示家族性色氨酸吸收障碍、尿布蓝染综合征等。

    Q6:哪些常用药物可使宝宝尿变色?

    Q7:宝宝尿气味异常提示哪些疾病?

    氨臭或腐臭味尿,提示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表示尿素已在体内分解为氨。

    粪臭味尿,提示膀胱直肠瘘等。

    过食葱、蒜等,尿中有特殊气味。

    某些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尿中也有特殊气味,如霉味、汗脚味、鼠尿味、猫尿味、酸败奶油味等。

    来自“臭臭”的困惑

    Q1:如何留取粪便?

    留粪便注意事项:大便应放在干净塑料盒内,1小时内送检;留取标本时,应尽量留取带有脓血、黏液的大便,即使一次大便也会因采取部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查阿米巴滋养体时,应注意标本新鲜、保温。

    小婴儿留便可先吃奶、喂水,然后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不要用一次性纸尿布接标本;要用便盆接标本,大小便不能混合。

    Q2:婴幼儿正常粪便有什么特点?

    婴幼儿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映胃肠道的生理与病理状态,故检查粪便极其重要。正常大便含80%的水分,其余主要为食物残渣,包括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一定量的中性脂肪、脂肪酸和以钙盐为主的矿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黏液和细菌。

    宝宝正常粪便的特点为:

    1胎便:新生儿最初3天内排出胎便,性质黏稠,色深绿或黑绿,无臭味。它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所组成。若乳汁供给充分,宝宝出生2~3天后即转变为普通婴儿粪便。

    2母乳喂养儿的粪便: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以胆红素为主,所以呈黄色或金黄色。如果部分转化为胆绿素,则微带绿色,稠度均匀呈药膏状,或有种子样的颗粒,偶稍稀薄,有酸味,呈酸性反应,每日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日大便1~2次,忽然增至5~6次,则应考虑为病态;如果平时每日大便4~5次,甚至7~8次,但小儿一般情况好,体重照常增加,不能认为是病态,增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即可减少。过1周岁,大便次数即可减至1天1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牛奶喂养的婴儿,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故粪便色淡呈淡黄色或土灰色,质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因含蛋白质较多,分解产物有明显臭味,大便每日1~2次;用鲜奶喂养的婴儿,粪便内易有酪蛋白凝块。

    4混合喂养儿的粪便:人乳和牛乳喂养同时加淀粉类食物,则小儿大便量会增多,硬度比单纯牛乳喂养儿稍减,呈轻度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多喂食蔬菜、水果,宝宝大便的性状与成人相似。初加菜泥时,常有菜泥从粪便中排出,使粪便染成绿色,这不是消化不良,而是健康婴儿换食品后常见的现象,如果没有腹泻,不必停止菜泥,待数日胃肠习惯以后,绿色就逐渐减少。

    Q3:宝宝粪便肉眼观察有什么临床意义?

    通过粪便的一般观察,即可初步了解消化道的情况,所以婴幼儿粪便是消化道的一面“镜子”。肉眼观察婴儿粪便简单方便,既可分清有病与否,又可推测疾病性质:

    1大便臭味过浓,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

    2大便带酸味多泡沫,反映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发酵旺盛。

    3大便外观呈奶油状,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4婴儿粪便中的奶瓣(即乳凝块)多是未消化的脂肪与钙化合成的皂块,量不多则无临床意义,如果常见到多量的奶瓣,呈酸臭味,说明宝宝饮食过量有积食。

    5牛乳喂养儿大便呈绿色,表示肠蠕动增快或肠道有炎症,是婴儿腹泻的一种症状。

    6大便呈蛋花汤样,次数增加,那么不论母乳还是牛乳喂养的小儿,都提示有腹泻病或感染性腹泻。

    7大便呈脓血样,可能为菌痢或其他细菌性肠炎等。

    8大便带血丝,多数系肛门裂、直肠息肉所致。

    9大便灰白色,提示可能有胆道梗阻。

    10大便黑色,则是上消化道出血或服铁剂等药物所致。

    11大便若除血液外,同时有大量黏液,而粪质较少或粪块外有血如腊肠样改变,结合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腹部肿块,应考虑为肠套迭。

    Q4:食物、药物及疾病可致宝宝粪便颜色有什么变化?

    Q5:宝宝粪便气味异常提示哪些疾病?

    1酸臭味粪便,见于小儿腹泻、糖类异常发酵等;

    2恶臭味粪便,见于慢性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3腐臭味粪便,见于直肠癌溃疡等;

    4血腥味粪便,见于坏死性小肠炎等。 (芮慧强)